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近五年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进展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762次 更新:2018-08-27
  

李玉环

(内蒙古医科大学 010100)

摘要:目的:通过归纳总结近五年的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方法、疗效,为日后的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提供更明晰的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查阅近五年的有关文献并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针灸疗法、针药结合及其他疗法。结论:针灸在治疗本病的临床中疗效显著,见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若是结合其他方法同时施治,疗效会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与补充的地方。某些环节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需要我们在日后多加关注与加强。

关键词:针灸;慢性腰肌劳损;文献

Clinical progress of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recent five years

Yu Huan Li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010100)

Abstract: the clinical method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 by summing up nearly five years of acupuncture, provide more clear reference for days aft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 Method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in recent five years were classified and classified into acupuncture therapy,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combination and other therapies in china. Conclusion: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quick effect, good effect, side effect is small, if combined with other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ative effect will be more obviou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access to literature found some need to improve and complement the place. Some links there are obvious shortcomings, which we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and strengthen the day after.

Keywords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literature 

慢性腰肌劳损是慢性腰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被用作没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要被疼痛的总称,也有人称为功能性腰痛。属祖国医学“腰痛”、“筋伤”、“痹症”等范畴。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个论腰痛中认为本病主要与外邪侵袭、跌扑闪挫、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

1 针灸疗法

1.1 单纯针刺疗法

       陈璐2取主穴:肾俞、关元俞、L1~5夹脊穴。随症配穴:左侧腰痛配右侧肩井、左侧委中;右侧腰痛配左侧肩井、右侧委中;双侧腰痛配双侧肩井、双侧委中。治疗84例患者,总有效率96.4%。马锦欢常规取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脊中、委中)加阿是穴,治疗组在阿是穴将针迅速刺入后,将针略微提起至皮下,不出针,将针体倾斜,沿肌束纵轴方向将针插入穴位0.5~1寸;然后再将针提及至皮下,不出针,微微换个角度再行插入,反复几次,并提插捻转,每10min运针1次,每次操作要求局部有明显的酸胀感或者向四周的放射感,其余穴位常规针刺,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两组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志峰将6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组,共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进行传统针刺,穴位选用肾俞、委中、膀胱俞、大肠俞、后溪,所有穴位均取双侧。试验组先对后溪穴进行施术,在后溪穴上采用夹持法进针直刺,针尖朝合谷穴方向,深度约为4cm左右,进针后进行轻度的提插捻转手法以催气至,得气后双手同时进行大幅度捻转强刺激手法,捻转幅度大于180度,持续刺激1min,针感要求局部酸胀并扩散至整个手部为宜;在针刺的同时,让病人站起来,边行针,边叫病人做在生理范围内先做前俯后仰及后做左右旋转,最大限度地运动腰部10分钟。其余穴位操作同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即试验组在整体疗效评价上更具有优势。

1.2火针疗法:

       叶武汉选取腰部阿是穴、腰阳关、大肠俞、肾俞、委中、承山,将针加热至发红后,快速刺入上述腧穴,随后迅速将针起出,使用干棉球重按穴位处,后涂上一层万花油,治疗50例患者,治愈率72%,总有效率96%。乔隆等大肠俞、三焦俞、腰夹脊1~5、腰阳关穴,每次单取8个腧穴,针灸针在酒精灯上烧到全红后,迅速下针并出针,穴位局部涂以万花油,治疗38例,总有效率84.21%。

1.3皮肤针疗法:

        夏立立7等在腰部寻找压痛点用记号笔标号压痛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取华佗牌30号1.5寸毫针换换沿皮刺入1,2~1.3寸,留针30min后将针取出。然后,再在原来沿皮部刺入的部位用华佗牌32号颗粒型皮内针埋针,并用胶带固定好针柄,待下次治疗前将针拔出。治疗30例,有效率为93.6%。

1.4针刺放血疗法:

       曾燕8各自选取腰部两侧压痛点最明显的部位,并在其水平的夹脊穴线上及膀胱静的第一条侧线经络上各刺一针。再在;两穴所在的经络上分别向上及向下循经各排刺两穴,各经络上每个穴位间隔一寸。治疗患者30例,好转率50%,显效率30%,治愈率10%,总有效率90%。黄柏鑫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传统的针灸、拔罐、推拿治疗。治疗组44例取主穴①肾俞穴、阿是穴、腰阳关、大肠俞,②环跳穴、委中穴、阿是穴、大肠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运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1.5电针疗法:

      黄外军10在疼痛最明显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上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仪,治疗33例,愈显率为86.7%。

1.6埋线疗法:

       桂树红11等将12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取阿是穴、肾俞(双侧)、飞扬(双侧)、大肠俞(双侧),患者局部进行消毒处理,把在医用酒精内浸泡的1.8cm长的羊肠线装到9号埋线针中,将其刺到穴位皮层下,缓慢刺到合适的位置,当患者有酸胀的感觉后,一边推进针芯一遍提出针,把针线留在穴位的深处,按压2min后用创可贴贴在针口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针刺法进行针刺,行针后麦粒灸。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8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7艾灸疗法

       宋剑英12将慢性腰肌劳损患者9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毫针组各45例。热敏灸组采用热敏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针灸组给予毫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热敏灸组的治愈率为55.56%明显高于毫针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针刺加艾灸、推拿疗法

2.1温针灸疗法:

       陈烁,陈美琼13取大肠俞(双)、委中(双)为基本穴,偏上方痛加肾俞,偏下方痛加次髎。针刺得气后,取2cm长艾柱差在针柄上,基部距穴位皮肤月2cm,针柄根部与穴位距离0.5~1cm,每次治疗量为3艾柱,每天治疗次。治疗患者40例,显效治疗率为75%。刁鸿辉等将72例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针灸组,每组36 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电脑中频及磁热振治疗措施。针灸组对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选取双侧大肠俞穴、委中穴为主进行治疗。若患者的疼痛处较为偏上,则需加选肾俞穴; 若患者的疼痛处较为偏下,则需加选次髎穴。。事先做好消毒处理,在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放置好2cm的长艾炷。针灸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 11% ,且其VAS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 05) 。韩玲14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毫针组取穴腰阳关、肾俞、大肠俞、委中、腰夹脊、阿是穴。电针组在前者操作基础上,进针得气后,取同侧阿是穴、腰阳关、肾俞、大肠俞,连接电针仪。温针组在电针组的操作基础上,进针得气后将针留于腧穴内,将清艾条切成约2cm长的小段,固定在肾俞、腰阳关、委中、阿是穴的针柄上,从下端点燃后施灸(施灸时在腧穴处置一纸片,防止艾绒掉落烫伤),留针30min。温针在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优于毫针和电针(P<0.05);温针和电针在腰部力量的改善上优于毫针(P<0.05),而温针和电针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

2.2针刺加推拿疗法:

       李中伟15等将166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选择正红花油,在患者腰肌损伤部位涂抹,用力适中、均匀,使用棉纱覆盖在药面上,医用胶布进行固定。推拿组采用推拿方法治疗,两侧竖脊肌采用弹拨法,穴位按揉取华佗夹脊穴、肾俞、命门及腰部阿是穴,腰骶部肌肉触及条索样结节者可弹拨10~20次,腰背部两侧膀胱经行滚法,将灸盒放置在双肾俞上,行艾条灸20min。推拿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伟钧采用随机对照,将66例患者分为“华佗夹脊穴推拿+针灸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均为33例。一组采取先推拿疏缓肌肉,然后再采取针灸穴位疗法,另对照组采相同针灸穴位疗法。推拿+针灸治疗组”采用华佗夹脊穴推拿+针刺腰背部俞穴,“针灸组”选用腰背部俞穴。华佗夹脊穴推拿+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81.82%。VAS评分、临床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佗夹脊穴推拿+针灸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强度、症状体征均优于针灸治疗组。

2.3艾灸加推拿疗法:

       韦殷16在行推拿手法后,与病位上方施温和灸与回旋灸,治疗病人133例总有效率92.25%。邹敏17行推拿手法后,在腰阳关、肾俞穴、阿是穴行温针灸,每穴5min寒湿重者隔姜灸,并且加大艾条量。治疗患者30例,总有效率96.6%。

3  针灸加药物疗法

       李建军、郭碧芳18将40名患者分成两组,甲组单纯中药封包敷贴患处进行治疗,乙组针对患者情况进行针灸和中药封包治疗,中药封包治疗同甲组,针灸治疗主要选穴在腰部压痛点、条索状物、硬结处、按足太阳膀胱经内、外经线、督脉经线和华佗夹脊穴线上,每排15针,得气后接上电针,乙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建树19将100例病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在常规针刺双侧膀胱经腧穴及阿是穴后,接电针仪。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DXZ-微电脑熏蒸床加中药进行熏蒸。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郭新虎20将14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疗法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56%,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其他疗法

       石精华21将收集的病例68例,按随机分配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针灸与推拿结合足弓矫正疗法进行治疗。足弓矫正疗法采用自然拓印脚图法,电脑设计并制造足弓矫正器,配合针炙、推拿治疗,治疗组成员每日穿配有矫正器的矫正鞋步行1-2小时。针刺选择肾俞、大肠俞、环跳、风市、委中,承山、飞扬、阳陵泉、太冲、昆仑、阿是穴(1-2个),推拿沿脊椎两侧夹脊穴及沿胆经、膀胱经点,重点穴位有肾俞穴、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委中穴、承山穴、飞扬穴、昆仑穴,采用推、拿、点、按等手法。对照组采用针灸与推拿疗法,方法同前。在临床疗效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两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均有效,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毕静22等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应用泗滨浮石作为砭具,刮拭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在承山、委中、腰阳关、关元、肾俞等腧穴进行点刮。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循足太阳膀胱经取穴。两组在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小结

       针灸治疗本病,从选穴原则上来看主要还是依据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人体大观与局部疼痛相结合,从而进行更为行之有效的治疗。从近年的文献来看,针灸在治疗本病中取得的效果是非显著,能后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病人痛苦。并且有着见效快,费用低,副作用小。患者的接受度高的特点。针灸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效果比单一针灸治疗好。但是,目前的临床诊断标准不统一,分级不清晰,实验分组比较随意,不清楚是哪种随机分组方式。缺少病理生理方面的文献,没有从机理上解释为什么针灸效果显著的文章。缺少复合组与复合组比较的实验数据,不清楚到底针灸与哪种方式相结合疗效最好。

参考文献

[1]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013.11重印)

[2] 陈璐. X形平衡法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06):103-104.

[3] 马锦欢. 恢刺阿是穴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4] 杨志峰. 后溪穴运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5] 叶武汉. 毫针火针治疗5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295-296.

[6] 乔隆,关雪峰. 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03):144-146.

[7] 夏立立,费宗奇,宋扬,周玲,王建珠.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04):42-44.

[8] 曾燕. 夹脊穴和背俞穴排刺治疗血瘀型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9] 黄柏鑫.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6):183.

[10] 黄外军. 电针腰部夹脊穴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

[11] 桂树虹,黄东勉,蔡燕. 穴位埋线对比针刺加麦粒灸于相同穴位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急性痛疼的临床疗效差异分析[J]. 四川中医,2017,35(07):209-211.

[12] 宋剑英. 热敏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3):50-52.

[13] 陈栎,刘美琼. 温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80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02):111.

[14] 韩玲. 不同针刺方法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生活质量及腰部力量的影响[J]. 宜春学院学报,2016,38(03):60-61.

[15]李中伟,李昭龙,李伟. 推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02):211-212.

[16] 韦殷. 推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133例[J]. 现代中医药,2013,33(02):49-50.

[17] 邹敏.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7):75.

[18] 李建军,郭碧芳. 针炙联合中药封包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94-95.

[19] 马建树.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肌劳损50例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01):80-81.

[20] 石精华. 针灸与推拿结合足弓矫正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21] 郭新虎. 针灸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7):55.

[22] 毕静,李桂清,魏彦玲,高淑兰,宋春侠,肖天洁,暴宏伶. 新砭石疗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中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对比分析[J]. 河北医学,2017,23(03):5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