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手法量学基础实验的研究思路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科学体系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通过数千年的发展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卓越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继续以其“简、便、效、廉”的优势为实现我国人人享有健康和基本医疗的目标发挥重要作用。针刺的疗效取决于疾病的辨证论治、正确的取穴以及得当的操作手法。作为针灸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技能,针刺手法是实现针刺效应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石学敏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针刺手法量学研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1972年,石学敏院士在总结提炼“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的新的针刺法时,首次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通过对古医籍深入研究、总结临床经验,更新了“大拇指向前捻转为补,向后捻转为泻”的传统定义,根据捻转的频率、幅度、作用力方向提出了量化的补泻定义及规范操作,更具有临床操作性。进行血流动力学基础实验研究,最终确定并科学界定出针刺方向、深度、所采用手法施术时间及持续有效作用时间作为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同时在针刺治疗中风病的量化手法研究基础上,利用红外热像及神经诱发电位技术,研究不同针刺手法所引起的红外热像及神经诱发电位的差异,确定针刺补泻手法与效应的关系。石学敏院士主持完成的“针刺手法量学研究”成果获1986年度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1995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一、背景
此次针刺手法量学研究在以往针刺手法研究成果和中医针灸学理论的基础上,基于“针刺手法量学”和“针刺手法四大要素”的理论,以针刺的优势病种(缺血性中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病等)及临床证明有效的经穴(人中、风池、人迎穴)为载体,得出了“不同针刺手法刺激穴位可对疾病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针刺手法与临床效应存在着量效关系及规律,而由针刺方向、深度、所采用手法施术时间及一次操作的效应持续时间组成的“四大要素”,是影响针刺手法产生效应的关键因素”
二、研究内容
我们通过对人中穴醒神开窍作用量效关系及生物学基础研究、不同捻转手法的量效规律研究、不同针刺手法干预内关穴的量效规律及机制研究,总结出针刺手法量效关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也是针灸学走向世界的必备条件和“金指标”。其中,人中穴醒神开窍作用量效关系及生物学基础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脑窍闭阻,脑神失用密切相关的重要机制问题,依照不同的针刺干预手法,揭示人中穴针刺量效关系及其规律,并综合运用行为学、细胞膜电位、电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指标手段,研究人中穴醒神开窍的生物学机制。不同捻转手法的量效规律研究以针刺优势病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载体,以临床证明治疗本病有效的风池作为干预腧穴,从临床和基础实验两方面,探索捻转手法的量效特征及规律。针刺人迎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探讨由针刺方向、深度、所采用手法施术时间及一次操作的效应持续时间组成的“四大要素”,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规律,初步明确针刺手法治疗的量效关系。并从综合运用行为学、神经示踪技术、细胞膜电位、电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指标手段,从组织细胞水平分析针刺周围组织、靶器官对不同手法刺激产生的应答模式及效应机制。
三、动物行为学指标的选择
针刺手法及其量学规律必须通过某种效应指标体现出来,因此只有选择适宜的“效应指标”才能正确反应研究结论。在石学敏院士“基础研究为临床服务”学术思想指导下,选择研究指标依据是:以临床疗效的终点指标和动物实验的“行为学”指标作为判断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优劣的关键指标;以疾病病理的金指标作为针刺手法量学机理研究的“适宜指标”。为此建立并完善了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缺损、大鼠情绪、大鼠疼痛行为检测等动物行为实验检测技术。其中包括行为量表评价和仪器设备检测。如Morris水迷宫可对学习记忆再认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
四、科研成果研发
针刺手法定量化是针灸研究规范化的重要环节,但传统针刺手法操作复杂,难以定量化;没有定量化的针刺操作仪器将严重影响“针刺手法量学”的研究结果。因此我们与重庆的“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研制了机械性“针刺提插手法控制仪”等。使本实验室实现对人工、电针、机械针刺等多种针刺手段的研究,为全面揭示针刺手法及量化规律奠定研究基础。为针灸定量化、规范化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同时促进针灸研究科学性水平的提高。
五、结语
该973项目的研究内容在针刺临床常用经穴治疗有效病种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揭示了经穴效应及针刺量效规律与基本作用原理为目标,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多学科研究方法,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其相应的数据挖掘、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数学、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功能成像等方法技术,开展多层次、多学科的协作研究,系统的揭示经穴效应及针刺量效规律与基本作用原理,可以更好地指导针灸临床实践,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推动针灸学的传承与创新,促进针灸学的科学化、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