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肺主治节”与膈肌运动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254次 更新:2018-08-31
  

吴江昀

(1 Mea Fah Luang Univerisity,Chiang Rai,Thailand)

摘要:“肺主治节”指各脏器活动有赖于肺的治理调节,其作用与膈肌运动密切相关。膈肌运动是呼吸机制下产生的生理运动,膈肌运动的节律对肺与腹腔器官安定有序、和谐稳定的状态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肺主治节;膈肌;中医理论

Lung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is Correlated With Diaphragm Movement

Wu Jiangyun1

(1Mea Fah Luang Univerisity, Chiang Rai, Thailand)

Abstract: Lung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means that the lung have the function of keeping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whole body in balance,which is correlated with The diaphragmatic muscle movement. Diaphragm movement is a physiological movement produced by respiratory mechanism, and the rhythm of diaphragm mov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bilizing, orderly, harmonious and stable state of lung and abdominal organs.

Key words: lung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diaphragm movement,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肺主治节”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人体各脏器组织,之所以能按照一定的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的治理和调节。此句话通常被认为是肺功能的高度概括,指肺可统摄调节其他脏腑功能,涵盖了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朝百脉等生理功能。目前对“肺主治节”这一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而临床中使用者更是少见。实际上,除了肺主治节这一说法,其他四脏并无类似“概括性”文字来表述脏器功能。因此我们可以怀疑,“肺主治节”这一理论真的只是笼统地总结了肺的功能吗?笔者认为,“肺主治节”这一句话实际上揭示了呼[]吸节律调整人整体机能的重要作用,而膈肌理应属于在传统藏象理论中“肺脏”的范畴,其在肺脏功能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试分析如下。

       膈肌为主要的呼吸肌。膈肌收缩时,膈穹隆下降,使胸腔容积增大,压力减小,此时为吸气动作。膈肌舒张时,膈穹隆上升,胸腔容积缩小,此为呼气动作。膈肌发生病变时可影响肺通气,造成呼吸困难。因此膈肌与“肺主气”这一理论息息相关。呼吸使膈肌持续做上升和下压的动作。膈肌下压时,由于腹腔下方为坚硬的脊柱和骨盆,腹腔会以变形的方式增加腹腔前后径,迫使腹内脏器不断滑动、摩擦。虽然此种变形很轻微,但在高速、大量的,类似活塞运动的作用下(一天约22000次),势必对相邻结构产生影响[1]。膈肌第二个作用是维持腹压。膈肌与腹肌同时收缩时,则能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

       膈肌为向上膨隆呈穹隆形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起到分隔胸腹器官的作用,也因此成为沟通胸腔和腹腔的桥梁[1]。膈肌中间有食管裂孔、主动脉孔和腔静脉孔,相应血管和器官从中通过。这也是肺中精微物质上可宣扬达外、下可布散代谢的通道。古人云肺为相傅之官,百官之长,有助理万机之功。如清代姚止庵在《素问经注节解》中注: “肺之为脏,上通呼吸,下复诸脏,亦犹相傅之职,佐一人以出治,而为百僚之师表也,端揆重任,揽其大节而已。”

      《内脏调理术》(Visceral manipulation)一书作者Jean-Pierre Barral认为内脏有其独特的生理节律运动[1]。内脏生理节律分为能动律与原动律两类,其中能动律指来自主动动作或呼吸运动中因膈肌运动引发的脏器运动,是植物神经系统直接、间接影响内脏的方式之一。因此调节呼吸节律、深度可以有效改变膈肌运动方式及节律,从而对脏器产生良好影响。

       目前对于膈肌功能的研究尚显不足,但我们仍可以通过现有的治疗运动方式来一窥疗效。气功、瑜伽、冥想等传统运动方式的共通点是他们都有调整呼吸的训练。唱歌近年来亦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运动方式,因其可以有效锻炼呼吸肌。通过调整呼吸,可以改善机体状态及功能,达到锻炼的目的。根据肌筋膜理论[3],膈肌处于身体肌筋膜“核心”的前深线上,对内脏产生支持功能。虽然无法直接触碰,但可以通过上方的斜角肌、颈部筋膜或下方的腹膜、胸腔下缘或腰大肌进行处理。依据传统中医理论,一些医家同样认识到节律性在临床中的作用。梁超、肖国钢[4-5]等认为五脏六腑皆有节律性,临床上出现失眠、呃逆、癃闭、心律失节、二便失节、月经不调、百合病等节律紊乱性疾病时,当以调整与恢复肺之治节为要。张珍玉[6]等认为生理节律,尤其是呼吸节律、心律、心率、心率/呼吸频率是肺主治节功能的根源,治疗肺失治节,应从调理宣降着手。

       膈肌的运动在呼吸、调节全身脏器功能中有着重要意义,尤其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肺主治节”功能的理论基础及临床运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Soni N. Gray's anatomy –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expert consult[J]. Current Anaesthesia & Critical Care, 2010, 21(4):214.

[2] Barral, JeanPierre. Visceral Manipulation: Vol 2[J]. Eastland Pr, 2013.

[3] 迈尔斯, 关玲, 周维金,等. 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5.

[4] 梁超, 谭漪. 从肺主治节治疗节律紊乱疾病探讨[J]. 四川中医, 2000, 18(12):9-10.

[5] 肖国钢. “肺主治节”探讨[J]. 四川中医, 1993(6):16-18.

[6] 张珍玉. “肺主治节”理论的破译[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