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进展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569次 更新:2018-08-03
  

侯丽恺 陈 丽 陈静雯

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性、神经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的“蛇串疮”范畴。针灸是中国传统医疗手段,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临床上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它以泻火解毒、清热利湿为治则,达到缓解疼痛、促进疱疹干涸吸收的功效。本文将通过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针灸 带状疱疹 治疗方法

1 带状疱疹与针灸

1.1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为临床常见皮肤病,好发于老年和青壮年,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性、神经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的“蛇串疮”范畴,表现为皮肤上出现一侧簇集性水泡,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中医又称“缠腰火丹”、“蛇丹”、“蜘蛛疮”等。主要症状是引起皮损和剧烈神经痛,而且不少患者在皮损消失后仍会留下顽固性的神经疼痛。此病的发生常与情志不畅、过食辛辣、感受火热时毒等有关,脏腑功能失调、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导致皮肤局部火毒湿热蕴蒸于肌肤、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中医将此病分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和气滞血瘀三型:(1)肝经郁热: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蕴积,夹风邪上窜头面而发;或夹湿邪下注,发于阴部及下肢;火毒炽盛者多发于躯干;(2)脾虚湿蕴: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湿化热,或外感毒邪,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成;(3)气滞血瘀: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蕴,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治疗也因证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1.2 针灸

     针灸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为基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应用一定手法治疗局部或全身疾病的一种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以泻火解毒、通络止痛、健脾利湿、助阳行气、活血祛瘀为治则,达到缓解疼痛、促进疱疹干涸吸收、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功效。目前,针灸是治疗带状疱疹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法

       2.1针刺疗法:采用捻转补写、补虚泻实为主,取局部穴位及相应的夹脊穴为主。(1)肝经郁热配行间、大敦;(2)脾经湿热配隐白、内庭;(3)瘀血阻络配血海、三阴交。局部阿是穴围刺可引火毒外出;本病是疱疹病毒侵害神经根所致,取相应的夹脊穴,直针毒邪所留之处,可泻火解毒,通络止痛。方法以局部阿是穴围针法,即在疱疹带的头、尾各刺一针,两旁根据疱疹带的大小选取1-3点,向疱疹带中央沿皮平刺;大敦、隐白可点刺出血。留针20-30min,每日治疗一次。若疱疹范围较广,皮损严重者,可配合刺络拔罐,即用皮肤针叩刺疱疹周围皮肤,中强刺激,以皮肤潮红并有轻微渗血为度,再叩刺相应夹脊穴,在叩刺部位拔火罐。

      2.2艾灸:点燃艾条在疱疹周围进行回旋灸20-30min灸至局部皮肤潮红灼热为度,每日治疗1-2次,艾灸可更快促进疱液吸收、疱疹结痂和红肿消退。也可采用贴棉灸,常规消毒后视疱疹范围大小,用极薄脱脂棉贴在皮损处,点燃急吹其火,1-2次,以皮肤朝贡为度,3-4日治疗1次。

2.3其他治疗

       2.3.1 火针:取局部阿是穴。夹脊穴为主。阿是穴点刺深度,急性期以达到疱疹基底部为度,后期以点入皮肤为度。阿是穴点刺后可加拔火罐。

2.3.2穴位注射:取肝俞、相应背脊穴、足三里。选取维生素B1或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

2.3.3除单一治疗外,还有综合治疗,如刺络拔罐加针刺、火针加拔罐、刺络拔罐加艾灸等。

3结语

       带状疱症发病主要由于肝经郁热及脾失健运,导致湿热蕴肤、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见水泡、疼痛。针刺治疗治疗带状疱疹是经过长期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其疗效可靠,治疗方法成熟,尤其镇痛效果明显,对后遗神经痛也有较好的止痛效果。针刺可直接扩张病变部位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免疫因子的释放劲儿免疫细胞吞噬,有良好的抗炎作用,病同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迅速止痛,改善症状。临床常采用围刺和刺络拔罐、艾灸、火针等在病灶区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黄琴峰.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规律探讨[J]. 针灸临床杂志, 2010 (7).

[2] 刘艳.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现状[J].

[3] 刘元华, 杨运宽, 陈洪沛, 等.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 RCT 临床研究镇痛效应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1): 164-166.

[4] 许书强, 李惠娟, 吴俊伟. 针灸治疗顽固性皮肤病治验举隅[J]. 中国乡村医药, 2013, 20(23): 43-44.

[5] 黄国付, 张红星, 徐祖森, 等.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 (急性期) 疗效的比较[J]. 针刺研究, 2012, 37(5): 40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