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原发性高血压中西医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
蔡炜文1,韦 丹2
(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研究生)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通常称为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占人群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尽管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或认知已有很大提高,相应的诊断或治疗方法也不断进步,但其至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病的合理治疗对于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的了解,分析各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及最佳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血压病;原发性;治疗;针灸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primary method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ai Wei wen ,Wei Dan
(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acupuncture graduate students)
Abstract:This refer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is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Clinically, systemic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increased as a major manifestation of a disease,Often referred to as hypertension.Essential Hypertension accounts for more than 95% of the population of hypertension, is the most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Long-term high blood pressure can affect the heart, brain, kidney and other organs of the function, and ultimately lead to these organ failure,Although the study or awareness of hypertension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corresponding diagnosis or treatment methods are also progress, but it is still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he ration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best treatment,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ypertension ,Primary ,treatment ,Acupuncture
根据其临床上的主要证侯、病程转归及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病可归属于“眩晕”、“头痛”、“肝风”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本病与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有关,多与饮食失节、情志不畅和劳倦内伤导致肝肾功能失调相关,其病分虚实,主要病理变化为风、痰、瘀时为实,若气血两虚或阴阳两虚为虚,临床上病人多表现为虚实夹杂。[1]
1.中医治疗
1.1 针灸治疗
1.1.1文献检索:文献来源于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为“原发性高血压”“针灸”“针刺”,限定搜索范围为 1980年至今发表的核心期刊文献,治疗高血压效果需确实有效,排除重复共计39篇。[ 作者简介:蔡炜文,女,湖北中医药大学,电话:18008682962 E-mail:2247664328@qq.com]
1.1.2资料处理:整理检索的文献,记录其中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主穴及出现的次数,分析出现频次较高的穴位及其功效。
1.1.3资料分析:39篇文献中,共有27个不同的穴位,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个穴位为涌泉、风池、百会、血压点、肝俞、心俞、曲池、太冲、足三里、内关。所属经脉出现次数多的为足厥阴、足少阳、足少阴、足阳明经。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变与肝脾肾三脏有关。肝火亢盛者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如太冲、风池、阳陵泉等,以平肝潜阳; 阴虚阳亢者取足厥阴、少阳、少阴经穴为主,如: 肾俞、太溪、行间、三阴交、太冲等,以滋阴潜阳; 阴阳两虚取足厥阴、足阳明经穴、任督经穴为主,如太冲、足三里、命门、关元等,以滋阴温阳;痰浊上蒙者取阳明经穴为主,如丰隆、足三里、合谷、曲池等,以化湿祛痰。辨证取穴是中医整体观在针灸中的具体应用,辨证论治配合针灸治疗,能更好地、快速地控制血压,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涌泉为肾经井穴,可滋阴益肾、平肝熄风;风池位于足少阳胆经,肝胆互为表里,风池穴能通调肝胆经气,疏肝理气,调和气血,熄风平肝潜阳;肝气疏泄则脾气运化正常,脾气健运则痰湿难生,故有调肝、熄风、化痰之功效。百会穴能调阴和诸阳经之气,善于清利头目、升阳益气。血压点是一个经外奇穴,与颈椎交感神经节对应,有研究报道刺激它可以抑制缩血管运动中枢的活动,从而使舒血管运动中枢的兴奋性相对的增高,最终使血压降低[2];肝俞能平肝潜阳,养肝肾之阴而降压;心主血脉,心俞可行气活血、镇静安神,研究证明,针刺心俞可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外周阻力,提高心输出量,有利于全身血液的灌注,同时可降低血液粘滞度,进而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3];三阴交为足三经的交会穴,统治肝、脾、肾三经所主病证;手阳明大肠经,阳明多气多血,曲池为其合穴,“合主逆气而泄”,可治疗气血上逆之症,针刺曲池穴,能平肝潜阳,摄纳阳明气血,凉血理血,研究表明针刺曲池降压效果明显,针刺后3分钟血压即开始下降,与针刺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降压作用平稳,无药物的副作用,对老年患者、长期高血压已产生耐受的患者或伴有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用[4];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之原穴,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定眩降压之功效,为降压要穴;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与脾经相表里,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它别起于手少阳三焦经,通于阴维,所以内关穴能够维系诸阴,调和诸脏,还能疏利厥阴与少阳之气而起到降压作用。
原发性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病症范畴,选用头部的穴位,如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目窗,督脉的百会、风府,足阳明胃经的头维等,遵循局部取穴的原则,对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效果良好。
1.2中药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而泻实,调整阴阳。虚证以肾精亏虚、气血衰少居多,精虚者填精生髓,滋补肝肾;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实证则以潜阳、泻火、化痰、逐瘀为主要治法。
1.2.1肝阳上亢者: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
1.2.2痰浊上蒙者: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1.2.3瘀血阻窍者: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活络。方药:通窍活血汤。
1.2.4气血亏虚者: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觥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方药:归脾汤。
1.2.5肝肾阴虚者: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色恩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方药:左归丸。
1.3其他治疗
1.3.1平衡针:主穴取降压穴,辅穴取头痛穴(伴有头痛时取此),降压穴直刺 1 寸,头痛穴与皮肤呈 15°~45°斜刺 1.5~2 寸,患者局部出现酸、麻、胀感后即可出针。徐国峰[5]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各时段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男性患者治疗后30分钟头痛积分与对照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是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并能缓解患者头痛症状。
1.3.2耳穴治疗:李兰霞等[6] 采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法治疗本病68例,取穴:神门、交感、肾、脾、皮质下、心、肝、内分泌、耳背沟(降压沟),一般6-10日即可见效,总有效率为94.2%。杜桂琴 [7] 采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法治疗本病 51 例,取穴:降压沟、角窝上、神门、心、肝、肾;头晕加枕;头痛加额。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4次,每次按压以局部微热微痛为度,两耳交替贴压,4-6天换药1次,8周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0.32%。周荣兴等 [8] 采用耳穴贴压治疗本病135例,取穴:神门、交感、肝、心、降压沟、皮质下;每次选用4-5穴,每天按压4次,每次按压10分钟,两耳交替,3-4天交换一次,连续治疗3月,总有效率为67%。
1.3.3穴位敷贴:吴茱萸研末醋调糊贴敷涌泉穴,使穴位作用和中药性相结合,可引热下行,补阳归根,温化痰湿,活血化瘀;白芥子辛温走窜,豁痰宽胸,温肺散寒,甘遂苦寒消肿,散结化痰,元胡行气活血止痛,细辛辛温透达,丹参活血化瘀,钩藤平肝熄风止痉,杜仲补益肝肾,强筋骨,罗布麻平肝泻热,制膏药敷于肝俞、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活血化瘀,平肝熄风,止痉降压。
2.西医治疗
2.1药物治疗
1999年,《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推荐六大类抗高血压药物供临床选用,分为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罗均林[9]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随机抽取其中 2500 例,对其门诊处方中涉及到用药资料进行总结,并对其用药后的效果进行追踪寻访。2500 例患者的处方中,六大类抗高血压14 种常用药物,其使用率分别为 44.0 %、25.7 %、4.0 %、6.7 %、42.6 %、33.5 %。其中以钙通道阻滞剂的使用频率最高,其种类也最多。钙通道阻滞剂常用的药物包括了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拉西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甲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五种,而常用的磺胺类利尿药中的吲达帕胺则同时具有利尿和钙拮抗的作用。其次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卡托普利和福辛普利钠片。在所有14种药物中,又以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和吲达帕胺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占22.1 %(523)、14.6 %(365)、12.3 %(307)。2500 例患者中,使用单一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 1395 例,两种药物联用治疗高血压的患者 795 例,三种及以上药物联用治疗高血压的患者 310 例,分别占 55.8 %、31.8 %、12.4 %,以单一用药的患者比例最高。联合用药的血压达标率略高于单一用药,但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中使用最多的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发挥促进血管平滑肌舒张的作用,通过扩张冠状动脉,达到改善侧支循环、降低血压。同时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公认的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的使用没有绝对禁忌证,在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存在使用禁忌的情况下,仍可应用,且联用药的比例高[1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使用率仅次于钙通道阻滞剂的一类药物,能够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对靶器官进行保护。利尿药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中的效果较好,能在降血压的同时有效降低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α—受体阻滞剂常用于轻度或中度高血压治疗。β-受体阻滞剂中常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控释片,具有高度选择性,不良反应较少,对降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有显著效果。
2.2非药物治疗
2.2.1饮食治疗:注重减重,减少高热量、高糖摄入,控制谷类、盐分食用量,补充保护血压的营养素,限制饮酒。
2.2.2运动调节:定时适量运动,增强心肺耐力,降低血压。
2.2.3戒烟:吸烟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尽量戒烟。
3.总结:迄今为止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或认知已有很大提高,相应的诊断或治疗方法也不断进步,高血压的治疗以西药为主,常规的治疗方案是每日服用降血压药物,但是降血压药物都有不同的副作用[11] ,比如持续性干咳、头晕、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中医治疗方法:针灸、中药、穴位敷贴、耳穴、平衡针等,在临床中的效果也有显著提升,但仍未有广泛应用。如何用严格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以及如何将之更加灵活的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尚有待更多人进行相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2 版.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7 -79
[2]贺俊民,陈忠和,韦贵康,等.刺激兔颈交感神经节及椎动脉对血压影响的实验观察[J].中国骨伤,2000,13( 3) : 144-146
[3]王旭静.穴位埋线治疗高血压 32 例[J].中医民间疗法,2001,9( 7) : 20 - 21
[4]张红星,张唐法,刘悦平.针刺曲池与药物即时降压的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 1) : 645 - 646
[5]徐国峰,余惠萍,李敏.平衡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即刻疗效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 2015,7(34):632-634
[6]李兰霞,李兰英. 耳穴贴压治疗高血压病 68 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6):13
[7]杜桂琴. 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51 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27
[8]周荣兴,张燕华,常红 上海针灸杂志,1993,12 (2):62-6
[9]罗均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5,7(9): 31-33.
[10]陈大为. 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6):63-64.
[11]熊旭东.内科学[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