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未病应用浅析
李小亚1,韦 丹Δ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0;2Δ.湖北省中医院)
摘要:“治未病”概念的提出,充分地体现了中医学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针、灸的治疗手段简单而独特,易于推广和普及,针灸可预防的病种和预防手段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未病”当中,特别是艾灸、穴位贴敷等无创痛的方法。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这三个方面,故浅析针灸治未病在这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治未病;针灸;浅析
Elementary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in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LI Xiaoya1,WEI DanΔ
(1.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ndionnal Medicine,WuHan 430060;Δ.Hubei Provinci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fully reflects the prevention thought of emphasizing "nip in the bu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is simple and unique, easy to popularize, acupuncture can prevent the diseas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also increas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zhiweibing", especially the moxibustion and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method of pain. The Chinese disease include prevention before disease, disease prevention, disease rehabilitation after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disease in these three areas.
Key words: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Elementary analysis
现代医学逐渐从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治未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治未病”一词首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通常情况下前来就医的患者属于诊断意义的“已病”,此时采取治疗措施其实已经错过了防病治病的最佳时机,为时过晚。《史记·扁鹊传》记载的扁鹊为齐桓侯诊疾之事,详细的记载了齐桓公病情逐渐发展,最终成不治之症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对疾病做出超前应对,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者干预病前状态,将医学干预的时间适当前提,即在病人尚处在“未病”、“微病”时及时介入一些安全简便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很好的减少病人痛苦,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且费用低。“治未病”具有明显的社会与经济学意义[1]。
针灸“治未病”是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以针和灸为治疗手段,以经络、腧穴为作用途径,以鼓舞正气为主导思想,激发经络之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程度或促进健康保健延年的传统方法,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2]。晋代范汪所著的《范东阳杂病方》中即有灸法防霍乱可使人“终无死忧”的记载,并把这种防病的灸法称为“逆灸”。“针刺治未病”指的是运用不同的针具及手法刺激人体经络,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使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应用针灸的方法来治未病又被称为“逆针灸”,《针灸聚英》云:“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针灸”在中国古代应用非常广泛,是当时主要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杨上善《太素》:“未起病形,刺之以为上工也;已成微病,为未盛者,刺之以为上工者也。”这里的“上工”指的是高明的医生,这句话说的是一个高明的针灸医生,除了看病之外,还要达到保健、防病之目的[3-4]。
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这三个方面。
1.未病先防:
恰如现代医学三级预防概念之一级预防,其目的都是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应采取增进健康和特殊防护的两方面措施。《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是邪气作用于正气的结果,中医强调固护正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保健强身,未病先防,避免疾病发生[5]。
中医学的“未病”与现代医学的“亚健康”在内容上存在着层次上的涵盖,概念大致相同。都是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或有发病征兆之时要积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症状越来越多。否则,此时要不注意养生,一旦形成疾病状态再去治疗,就已经晚了。因为病态会给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突出体现了积极预防的思想。”
《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为防邪气侵犯脏腑,可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的目的是以期“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将灸法列为各种养生保健法的首位。《黄帝明堂灸经》则介绍了艾灸足三里、绝骨可预防中风的发生。《针灸真髓》还将足三里灸称为“长寿灸”。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进一步强调预防中风时灸治的时机:“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二、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素问·刺疟论》中记载了预防疟疾发作的针刺方法:“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先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
张璐《张氏医通》云:夏月三伏用药贴敷肺俞、膏肓俞、百劳等穴,可预防哮喘冬季发病。此为用艾施灸的贴敷法来刺激穴位预防疾病。我们现代中医院开展的冬病夏治、三九灸等活动均是受未病先防的思路指导,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和《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未病。
2.既病防变
恰如现代医学三级预防概念之二级预防,亦即临床前期预防,其目的为预防疾病的发展,应采取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两方面措施:疾病已经存在,应掌握疾病的传变倾向,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言:“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在总体上论述了用针灸方法来既病防变。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结合脏腑的生克制化规律所制定的已病防变的措施。既病防变,趁着疾病尚未传变到所相克乘(侮)的脏腑,根据的掌握疾病传变倾向,预先防治,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传变,此应属于传变未病态。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伤寒论》中则有关于应用针刺调补胃气,防太阳病邪再入阳明经的论述,此为既病防变的具体应用。《千金要方》云:“客忤病急耳重,见兆先刺”,早期针刺防变可阻断病势的发展变化[6]。
3.病后防复
恰如现代医学三级预防概念之三级预防,亦即临床预防,其目的为减少痛苦,延长寿命,应采取防止并发症,防止病残和促进康复两方面措施。指的是在疾病初愈正气尚虚,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故要加强调摄,防止疾病复发,促进机体恢复痊愈。《伤寒论》记载:“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7]”
“治未病”概念的提出,充分地体现了中医学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针灸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应用被延用两千余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8]。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这三个方面,体会到针灸治未病在这三方面应用的精髓,对我们的临床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祝恒琛.未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28
[2]邱连利.针灸“治未病”之我见[J].甘肃中医,2011,24(04):4-6.
[3]马良宵,齐丛会,朱江.针灸治未病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055-2057.
[4]梁凤霞.针灸“治未病”特色探析[A].安徽中医学院(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安徽中医学院(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2010:3.
[5]杨益.针灸预防保健思想发展脉络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6]赵诚基.古代针灸“治未病”方法初探[D].湖北中医学院,2005.
[7]程洁,李忠仁.针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03):49-51.
[8]李晓泓,解秸萍,翟景慧.针灸“治未病”的思考[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2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