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痛点是腧穴在肌筋膜上的偏移点
刘恩明(1) 张新斐(2) 李洁(3)
摘要:近年来,西方提出了所谓的西方医学针灸疗法(Western medical acupuncture )或西方针灸疗法(West acupuncture )。由于其主要针刺点是激痛点(trigger point),所以又称之为激痛点针刺疗法。此种针刺疗法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并成熟,影响越来越大。[1]从其临床特征来看.它与传统针灸学中的阿是穴十分类似,但它更系统,且有现代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基础。于是有人提出:“激痛点理论实际是总结了阿是穴分布规律的一种理论。激痛点理论实际上是精准的阿是穴的理论。”
笔者认为:激痛点是腧穴在肌筋膜上的偏移点,是腧穴在肌筋膜上的解剖学基础,属于中医经络穴位的范畴。激痛点针灸源于中国针灸。
一、“激痛点”并非是传统针灸的阿是穴
在西方“激痛点”的理论中,认为“激痛点理论实际是总结了阿是穴分布规律的一种理论。激痛点理论实际上是精准阿是穴的理论。”
激痛点是阿是穴吗?激痛点理论是阿是穴理论吗?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激痛点。
激痛点在不同的书籍里被译作“肌肉激痛点”、“肌肉激发点”、“肌筋膜触发点”、“扳机点”等。
激痛点是骨骼肌肌肉能够激惹疼痛的某一特定位置,这个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个疼痛结节和绷紧肌纤维痉挛带,触压时有疼痛 加重和局部肌肉颤搐以及可能引起的远处牵涉痛;常有交感现象、易疲劳、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以疼痛为主的症候群。
激痛点的经典著作《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激痛点手册》(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Trigger point Manual) 指出,人体存在255个激痛点,大约是中国传统针灸经穴的2/3稍多。这是因为激痛点存在人体骨骼肌上,而穴位存在人体诸处。
Dosher 利用解剖软件和解剖图,共对255个激痛点和747个经穴及经外奇穴的符合程度进行了比较。其将相距在2cm以内.而且位于同一块肌肉的激痛点和针灸穴位,称之为对应点。同时对这些对应点的临床疼痛主治,相对应的激痛点的疼痛感传路线及相应的针灸穴位所在的经络分布,也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在147块肌肉中的255个激痛点中,有92% 以上的激痛点与腧穴在解剖上位置上相对应。激痛点的这一对应特征,使人容易从表面看到它与传统针灸学中的阿是穴十分类似,但在本质上激痛点却不是阿是穴。
我们知道,穴位并非一个“点”,而是一个“社区”。事实上有的穴位本身就可能与激痛点重合。这也就是穴位的功能只具有相对的特异性的原因之—。因此,可以认为,激痛点与传统的穴位在解剖位置上确实具有相当高的重合率。这种并非偶然的对应与重合说明,针灸腧穴是激痛点投影在皮上表面的点,激痛点是腧穴落在皮下肌筋膜上的穴位本质点。
换句话说,腧穴是激痛点在皮肤表面的投影,是经络学的标志;激痛点是腧穴落点在肌筋膜上穴位的质点,是解剖学的基础。经络腧穴与激痛点是针灸的同一针刺点,亦可说是针灸疗法的同一取穴点。正是这一原因,针灸穴位中有近80%的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肌筋膜激痛点相似。
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腧穴与激痛点均可以引发类似的线性感传,产生循经感传的现象.其中二者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达76 %,部分一致为14 %;且二者均可主治内脏性症状。如便秘、腹泻、痛经、漏尿等。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激痛点与传统腧穴的解剖位置、生理、病理的特征,针感,临床主治功能,还是针刺引起线性感传等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重叠性。这进一步说明,激痛点与腧穴在针灸中是同一针刺点。
激痛点针刺后会出现类似“得气”的针感,多表现为钝性痛或锐痛、酸痛、胀痛等。激痛点也包含有多种感受器成分,既有运动小点,又有感觉小点。研究显示,穴位“得气”多针刺在深、浅筋膜上的,而感受器大多亦分布在这里。这与激痛点的组织学定位是一致的。这又进一步说明激痛点是腧穴的解剖学基础。腧穴是激痛点落在肌筋膜地的质点。只是当对应腧穴的激痛点,其位置发生了偏移,则会显现出腧穴与激痛点二者位置不尽相同而穴性又十分相似的现象。
激痛点为什么会偏移呢?这是肌筋膜张力在异常状态下变化的结果。肌筋膜张力的变化,使得在肌筋膜上激痛点也发生了位置的相应改变(偏移),从而导致腧穴与激痛点对应的偏离。这也是腧穴的动态移动,即穴位的特异性之一——穴位具有游走性的根源。
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下,腧穴对应的激痛点不会产生特异性(特异反应),其解剖位置也是表里对应的,没有明显的改变。当人体处于疾病之中,由于肌的收引,肌筋膜张力发生变化,则使腧穴发生特异反应。如按压痛感加强,具有痠胀沉麻的反应,电阻值改变等等。但这不是腧穴皮肤表面的反应,而是皮下肌筋膜上激痛点的反应。
临床上,在治疗肌筋膜疼痛方面,尤其是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方面,取决针刺疗效的穴点是肌筋膜上的激痛点,而不是皮肤表面定位的穴点。在激痛点上针刺,其临床疗效突出而且迅速,较传统针刺穴位更好。传统针灸临床往往按经取穴,刺入皮上穴点,针下却偏离了激痛点,结果往往疗效不佳。通过穴标与触诊,寻找到皮下激痛点,刺之,其效桴鼓相应。
肌筋膜张力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变化,而致使激痛点偏离对应的腧穴呢?这是由于人体难免于以下的各种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影响。
1.慢性劳损。长时间或反复单一的特定姿势下,使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下,久之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使激痛点发生位置的偏移。
2.寒邪湿冷侵入。湿冷可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影响肌肉筋膜的营养和代谢,最终形成纤维挛缩。挛缩牵拉可使激痛点偏移相对应的腧穴。
3.外伤损害。不等程度的新旧外伤,均可致肌肉、肌筋膜受损。而伤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愈,留下隐患,迁延日久而致激痛点偏移。
4.过度疲劳及病损。体弱易病,免疫功能下降,慢性感染、精神忧郁,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或是腰骶椎先天变异(畸形),或是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质增生)均可引起肌筋膜张力的变化,使腧穴在肌筋膜上的落点(激痛点)发生偏移。
激痛点不同于传统针灸的取穴。是因其穴位的不固定性。腧穴在表,激痛点在里。腧穴在人体表面以经络形式表现,以骨度尺定位,是静态的显现。无论病理发生怎样的变化,其仍然标志在皮肤上不发生改变。其对应的激痛点伏于肌筋膜上,属隐性激痛点(lat ent t nggerl),即在受压下才会引起疼痛。
肌筋膜在病理变化时,随着骨骼肌张力(挛缩)的改变,激痛点产生位置的变化,形成动态偏移。应疾而显,随疾而偏,是动态的反应,属活性激痛点(actlve t ngger I),即可自发地引起疼痛。因此在临床上以手诊触之,既可寻到。
激痛点与腧穴的对应性呈正象关系。即对应性赿大其穴性相似性则赿大,对应性赿小其穴性相似性则赿小。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在对正常体质的激痛点研究中,激痛点的位置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下,腧穴与激痛点的解剖位置等的对应性则较大,甚至形成“重叠”,显现隐性,穴性差异较小,几乎寻不到激痛点。
在对病者的激痛点研究中,激痛点的位置则处于张力牵拉状态下,激痛点的位置相对处于动态状态之中,腧穴与激痛点的解剖位置等的对应性则较小,形成偏移,穴性差异较大,突显活性,容易在皮下寻到激痛点。
人乃生命体,焉能无病无损?病则气滞血瘀,损则殃及代谢,血氧供给障碍,必然造成肌筋膜的改变。激痛点也会与相应的腧穴随之偏移。由于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病损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激痛点位置是完全一致。每个人的激痛点位置都是不同的,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才在书图上标记出来的,但其位置终究保持不离腧穴左右,即保持了与对应腧穴十分相似的穴性与功能。
从临床表面特征来看.激痛点与传统针灸学中的阿是穴十分类似,这是从解剖学的角度认识的。激痛点与阿是穴的穴性与功能的相似。使Hong CZ 也认为,阿是穴与激痛点的位置是相当类似,甚至重叠。
由于激痛点具有解剖学的支持,符合西方的观念,又以中医针灸形式为手段,因此便将激痛点住阿是穴上归类,并与阿是穴进行 比较,得出激痛点“从生理学的角度比阿是穴更系统,且有现代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基础”的结论。而从针灸腧穴的发展史来看,许多经穴是由奇穴发展过来的,许多奇穴是由阿是穴发展过来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经穴都是阿是穴。
正是如此,无论激痛点是与阿是穴相似,还是与经穴类似,它都应是腧穴在人身的一种体现。但是,激痛点理论的创始人Traven JG等并不认同这种观点,认为激痛点不同于正常的腧穴,也不同于中医的阿是穴。这正是因为激痛点偏移了腧穴和阿是穴,才致使其穴性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结果。这也是西方去中化而欲使激痛点自立于中国经络学之外的借端。激痛点不过是对传统针灸经络学的透视结果,并非是阿是穴。如中医所言:“经筋皮部”“横络结节”而已。追本溯源激痛点是腧穴本质的体现,属于传统针灸穴位的范畴。
二、“激痛点针灸”源于“中国针灸”
激痛点针灸是在现代医学基础上出现的,却是在中医针灸影响与借鉴下发现与发展的。激痛点是中国针灸经络的解剖学基础,因此激痛点针灸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激痛点的发现,是二千多年前中国腧穴由表及里,由虚及实的再发现。
由于其主要针刺点是激痛点,所以称之为激痛点针刺疗法。其实,针刺激痛点,就是针刺腧穴在肌筋膜上的对应点,只不过其对应位置发生的偏移,模糊了针灸经络的本质。
激痛点针灸张显了中国针灸对筋痹与骨痹治疗的简捷与快速的疗效。这一点从对激痛点的针刺手法上也看得非常清楚。干针对激痛点的针刺方法,是深层刺穿扎透,且反复在激痛点上不同方向的提插穿透,以减轻或灭活激痛点。这种针刺方法本身就源于中国针灸的针法。
如针法“经刺”。《灵枢·官针篇》曰:“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对大经,即经脉所过之处的结聚者,如郁血、硬结、压痛等进行针刺。
如针法“分刺”。古人将深部近骨处的肌肉叫做“分肉”。《灵枢·官针篇》曰:“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素问·调经论》中说“病在肉,调之分肉”。即指针刺直达深层肌肉。
如针法“恢刺”。古时“恢”作“大”解。《灵枢·官针篇》说:“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筋痹也。”这是从肌腱的侧傍刺入,直对肌腱一前一后多向透刺,用来松解肌腱挛缩的针法,治疗“筋痹”。
如针法“输刺”。《灵枢·官针篇》曰:“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直入直出,勿捻转,将针深刺至骨部,治疗骨痹。
如针法“关刺”。《灵枢·官针篇》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直刺四肢关节部,筋的尽端,治疗筋痹证。其要求不出血,免使营血耗损。因肝主筋,所以关刺与肝脏相应。这些针法与注意事项,亦成为干针临床的规则。
针灸临床上,在患者肌筋膜上找到的激痛点,显然偏移于相应的腧穴,形成了另一在解剖学上可找到的针刺穴点。而这一穴点,是针灸腧穴在解剖学上的本质点。因其适应了西医的理念,便成为了所谓非经络学的针灸取穴的另一体系,即西方医学针灸疗法或西方针灸疗法。而其针灸的原理,依然是中国针灸学。
西方针刺疗法的核心激痛点理论与传统针灸学的腧穴理论同出一源——中国针灸。只是为了僻开西方有关针灸(Acupuncture)的监管,适应西方特定的条件,而被西方医疗保险接纳,便有意将这种针灸疗法,称为干针(Dry
Needling)。但这并不影响其发现与发展的渊源。正像为了某种需要,在森林中移出一棵参天大树,将树冠树形修剪一番,栽进了园林。不管如何辩解这棵大树与原来的怎样的不同,但这都改变了一个事实,这棵树木是来源于森林。
激痛点针灸疗法在中国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的症状中,只不过是针对骨骼肌疼痛及由此疼痛引起的部分疾病的治疗,而对于中国针灸所治疗的内脏性,神经性,皮肤,五官、妇、儿等各科疾病,激痛点针灸仅仅是中国针灸治疗学中的冰山一角。激痛点针灸本是中国针灸医治筋痹、骨痹的一部份,不但将其从中国针灸中分裂出来,且还要使之与本体对立,这犹如逆子对母亲说,我与你没有关系一样是站不住脚的。
参考文献
[1] 刘恩明,男,教授,中国中医特色疗法研究院(香港)研究员。中医特色疗法“毫火针”创始人。
[2] 张新斐,男,副主任医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中心主任,
[3] 东莞市虎门中医院,主任医师,针灸科、治未病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