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远取动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
丁小丽1,孙远征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150001 )
关键词: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取动法 穴位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后出现的手肿胀、疼痛及上肢各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继发性并发症,其发病率为12.5%~74.1%,常在脑卒中后1~3个月后出现,大多数为突然发生,也可发展缓慢、隐蔽[1]。发病可从肩或手开始,也可肩手同时发病,症状表现为手部肿胀,向近端止于腕关节,上肢各关节活动度受限,伴明显疼痛。其临床经过分三期[3],第Ⅰ期(早期) 表现为肩部疼痛,可为自发痛或活动时疼痛,运动受限,手很快变得肿胀,以手背最为显著,手可呈粉红色或淡紫色,患肢下垂时更明显。第Ⅱ期(后期) 表现为肩、手自发痛和手肿胀消失,皮肤萎缩,手部肌肉萎缩逐渐加重、手指关节活动受限明显。第Ⅲ期(后遗症期) 表现为皮肤、肌肉更加明显。手指完全挛缩,形成一种典型的畸形,患手的运动永久丧失。肩手综合征早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故应早诊断早治疗,否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导师孙远征教授自2010年以来,取循经远取动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来源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病房,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中风后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诊断标准,表现为肩部疼痛,可为自发痛或活动时疼痛,运动受限,手很快变得肿胀,以手背最为显著,手可呈粉红色或淡紫色,患肢下垂时更明显。
2.治疗方法
取穴:以经络辨证为纲领,循经远端取穴,手太阴型取患侧鱼际穴;手阳明型取患侧合谷穴;手少阳型取患侧中渚穴;手太阳型取患侧后溪穴;混合型根据疼痛部位,兼取上述有关经上的输穴。穴位定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取穴。针法:针刺部位常规消毒,选用规格0.35mm×40mm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采取平补平泻法,直刺或斜刺,针刺一定深度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小幅度提插捻转3~5分钟,同时配合活动患侧上肢,使患者在能承受范围内进行以出现疼痛的体位活动为占主的肩关节活动,以获得运动针感或疼痛逃移为度。每日进行1次,每周6次,共治疗3周。
3.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2]并结合临床制定疗效标准。显效:关节水肿、疼痛基本缓解,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手部小肌肉无萎缩,计22例,占73.3%。有效:关节水肿、疼痛较前明显缓解,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手部小肌肉萎缩不明显,计8例,占26.7%。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计0例。
30例全部有效,最快者30天痊愈。一年后随访,20例痊愈患者均未复发。
4.典型病例
葛某,女,55 岁,2012 年 9 月 11 日就诊。患者于四十天前出现头晕,视物旋转,左侧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查头部MRI示:脑梗死。收入院,给予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三天前因活动过度出现左侧肩关节疼痛,左手肿胀。现患者左侧肢体麻木,左肩关节疼痛,左手肿胀。夜间多梦,饮食减少,胃脘部胀满不适,二便如常。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左肩关节肩髃穴、肩贞穴附近疼痛明显,并向上臂外侧、后侧放散,左手肿胀,左上肢肌力3 级,远端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 级,左侧腱反射亢进,左侧巴氏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头部 MRI 显示:脑梗死。 西医诊断:肩手综合征,脑梗死。中医诊断:肩痹,中风 。处方:合谷,后溪 。操作:合谷、后溪。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带针活动左侧上肢20 min。疗效观察:针刺2 日后,患者左肩关节疼痛缓解,左手仍有肿胀不适。针刺治疗5 次后,患者左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左手肿胀基本消除。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5.治疗体会
肩手综合征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致病原因,该病属于中医学范畴的“偏枯”“肩痹”。《灵枢·刺节真邪》篇指出:“虚邪偏客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针灸甲乙经》:“偏枯,身偏不用而痛……偏枯,臂腕发痛,肘屈不能伸。”“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痛,腕急”。该病多由于中风后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或痰瘀阻络,脉络不通而致。 治疗上首先进行经络辨证,辨明疼痛部位所属经络,所行经络。臑臂内及肩前为手太阴肺经的所过之处,该处有病归属肺经经脉病变,故取手太阴肺经之荥穴鱼际,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前臂外侧前缘,进入肘外侧,沿上臂走肩,该处有病循经远端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合谷,手少阳三焦经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手太阳小肠经上沿臂外后侧至肩,绕行肩胛部,“输主体重节痛”,所以上述部位疼痛者,选取为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中渚和后溪,以“病在上,取之下”和“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为原则,可达疏通经气,调畅气血之效,通络止痛之效。传统针刺注重局部穴位的应用,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妨碍气血的流通,循经远取动法不仅利用针刺的远端作用而且利用针刺即可止痛效应,使患者在无痛或者少痛的情况下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活动功能,进一步加快患者的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杨万章,张志兰.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09:541-542.
[2]缪鸿石,朱铺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49一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