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拔罐疗法的临床运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093次 更新:2018-07-18
  

       拔罐疗是中医常见的外治疗法,最早见于至今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五十二病方》,古称:“角法”。拔罐疗法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拔罐疗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1]在临床上,拔罐疗法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表现出来:

1.留罐法:通常可分为单罐和多罐。医生将罐子放置在患者身上的精准穴位上,使内部产生负压,局部产生充血和止血,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留罐法在中国的医院以及医疗机构当中运用最为广泛,制作罐子的材料包括玻璃、竹子、塑料。

2.走罐法:是指预先在治疗部位涂抹润滑剂(精油、凡士林等),随后医生将罐子吸附于皮肤,沿着经络及肌肉走形方面进行移动,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直至皮肤潮红充血。走罐法集温灸、拔罐、刮痧、按摩和药物疗法的功效于一体。

3.闪罐法:是指用闪火法将罐子在皮肤上快速吸拔至皮肤潮红,或底发热为度,要求动作迅速而准确。闪罐法一般运用于背部及腹部等肌肉丰厚处。

4.刺络拔罐:是刺络法和拔罐法相结合而成,主要运用经络理论,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皮肤点刺出血后,扣上火罐,利用负压吸引而达到治疗目的。

一、内科疾病的运用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拔罐疗法可以保卫机体、抵抗外邪、疏通经络等作用,可以作为有效的替代疗法,尤其是在小儿肺系疾病的治疗中。蒙春雪[2]等人利用留罐法以及循经闪罐法,重点采用大椎穴、肺俞穴、命门穴以及膀胱经穴位,留罐2-10分钟,并配合小儿推拿按摩局部穴位,在外感发热及外感咳嗽以及哮喘等病症中均有较好的疗效。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吴菲[3]等选中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在神阙穴上行闪罐操作,以中等吸附力闪30次/min,罐口烧烫时更换新罐,闪至局部皮肤潮红充血为度,时间约为5-15 min。运用神阙穴闪罐法外加针刺足三里、丰隆治疗急性肠胃炎,闪罐至患者疼痛减轻,约30分钟后,胃腹痛减轻,治疗两次后腹泻停止,疗效明显。Nouran A. Aleyeidi[4]等在拔罐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高血压治疗,干预组除了常规治疗外每隔1天接受湿拔罐(刺络拔罐)治疗,研究发现拔罐可以使收缩压迅速降低,经过4周的回访,干预组的平均收缩压比对照组小8.4 mmHg(P=0.046)。8周后,血压没有显着差异,并且在这项研究当中,拔罐未出现任何严重的副作用。戴恩浩[5]等运用刺络拔罐调理中焦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中提出,运用刺络拔罐治疗前后四周与治疗前后三个月的疗效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四周后失眠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在治疗三个月后有极显著的改善,并且临床疗效当中的愈显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后者较前者有着明显的升高,说明对于失眠患者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皮肤科的运用

      外科疾病多见痈、疖、肿,治疗常以局部拔罐达消炎、止痛、排脓之目的。中医认为,瘙痒是因风邪侵袭血脉而致,故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湿疹日久,血脉必瘀,瘀则行血,治血者莫如刺血,通过刺络放血可以达到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养血和血的目的。Huijuan Cao[6]等通过对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系统回顾,总结了七个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后发现,相较于药物治疗,拔罐可以更加有效的治愈病变和减轻伴随疼痛症状,若是多种治疗手段结合拔罐治疗效果更加。田浩[7]等运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乐瑞卡)治疗,综合疗效比较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愈显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愈显率40.63%,且在VAS评分以及改善睡眠效率、改善情绪状态方面,刺络拔罐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何沁娟[8]运用刺络拔罐治疗风热型寻常痤疮,观察组禁用维A酸适量使用,对照组使用刺络拔罐加局部挑刺。记录三次疗效,分别为治疗前、一个疗程后和两个疗程后。结果发现,在一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对照组总有效率:56.41%,但是在两个疗程后,刺络拔罐组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总有效率为87.18%。提示刺络拔罐有长远的疗效,且副作用小,更易于接受。

三、神经科的运用

      拔罐疗法常常配合针灸疗法来治疗面神经麻痹、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等病症。Fred Hui[9]将拔罐疗法作为替代疗法(还包括针灸、中药汤剂以及普鲁卡因)融入带状疱疹疼痛的治疗当中,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这种替代疗法可以有效的减轻亚急性以及慢性的带状疱疹神经痛,并且疗效可长达2年。刘鹏[10]等人运用毛刺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的随机对照研究中,治疗组采用毛刺闪罐法,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刺手法。7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率为65.0%,对照组痊愈率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毛刺闪罐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手法。孙云广[11]等人运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25例,治疗组以下关穴为主穴位,根据不同神经分支进行针刺,取针后在下关、颧髎、地仓、颊车或扳击点取两处进行刺络拔罐,要求出血量为5-10 m L。每日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对照组以卡马西平片进行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6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骨伤科的运用

       拔罐疗法在中国古代最早用于虫蛇咬伤、缠腰火丹等方面的治疗,现代医学将其运用到骨骼肌肉疼痛的治疗当中,也取得较好的疗效。赵鸿[12]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针刺组给予激痛点针刺加TDP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肌筋膜线上密集拔罐,同时针刺。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5次。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针刺组的83.3%,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针刺组的疗效减退,总有效率为40.0%,而观察组总有效率9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两组评分有所上升,但观察组的评分较针刺组低(P<0.05)。说明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较好疗效,联合肌筋膜线拔罐可有更好的远期镇痛效果。Romy Lauche[13]通过研究拔罐疗法对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发现,尽管拔罐疗法比常规护理更有效,并且可改善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但拔罐疗法的效果小并且与假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因此他认为拔罐疗法不能被推荐用于目前的纤维肌痛。Evgeni Rozenfeld[14]等总结了拔罐对于骨骼肌肉疼痛的相关文献以及接受拔罐的患者的被治疗经验后,认为拔罐对于骨骼肌肉的相关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有一些并发症的报道,但通常是由于施术者引起的,故建议经过规范培训的从业人员来进行拔罐治疗。

拔罐疗法的机制研究进展

      目前拔罐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清晰,但根据现有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负压作用:

       负压吸力是最直接的拔罐治疗的直观行动机制。罐内负压的产生和罐斑密切相关,拔罐造成的这种局部损伤,使得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出,红细胞的破坏从而引起机体的自我修复红细胞,自家溶血可能是拔罐的作用机理之一[15]。崔帅等[16]认为拔罐疗法是多种复合刺激作用于皮肤以及穴位从而产生的综合效应,其中罐内负压是产生治疗作用的最主要原因。而罐内负压受到施术者操作熟练程度、选用酒精浓度以及罐子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2.局部血流的影响:

    微循环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细胞,再将细胞的代谢废物清除,因此观察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可以大体判断一种疗法的效果,目前已被许多临床、基础研究采用。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拔罐部位拔罐前后血流量进行扫描,田宇瑛[17]等发现使用-0.02~0.05MPa的负压进行拔罐,就可使施术部位的血流量发生显著的变化,但负压若是超过0.05MPa可能对组织会造成损害。所以也可以推断,维持一定的负压对治疗效果而言是必要的。金兰等[18]通过单点激光多普勒来观察拔罐疗法对于正常人体背部皮肤血流量变化的影响,发现拔罐可以明显增加局部血流量变化,但随着拔罐时间的变化这种效果减弱,起罐后20min基本恢复到拔罐前的血流量水平。

3.血氧含量的影响

       张莉等[19],发现拔罐能够使局部组织的血氧状态发生改变,其中主要是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明显增加,并呈现动态变化,即拔罐开始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迅速增加,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较平稳地维持,启罐后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一定高度的曲线变化。Suleyman Murat Tagil[20]对3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湿拔罐治疗。同时采集静脉血样和湿杯血样。通过分光光度法测量各个指标,结果显示与静脉血相比,湿拔罐血具有较高的MPO活性,较低的SOD活性。这种相关性可用于确定最佳湿拔罐时间。TING LI等[21]运用近红外光谱仪来评估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和拔罐过程中血容量的浓度变化。13名患者在下肢肌肉部位经过拔罐治疗后,脱氧血红蛋白显著下降,氧合血红蛋白显著上升,说明拔罐部位的氧气吸收能力增强,这也证明了拔管治疗对于促进肌肉的血液动力学的积极疗效功能。

4.增加疼痛阈值

      M. Emeric等[22],通过12名志愿者(6名健康受试者和6名慢性颈部患者)疼痛,在志愿者两侧斜方肌(左右)皮下植入微透析系统。在基线测量后,随机选择一次拔罐侧(左或右),另一边作为对照。每20分钟在基线测量和拔罐280分钟后,用于检测乳酸,丙酮酸,葡萄糖。此外,在拔罐前后测量疼痛阈值。结果显示:拔罐可引起乳酸盐和乳酸/丙酮酸盐比例显著的增加(拔罐后160分钟直至测量结束),与颈部疼痛患者相比较,健康受试者的疼痛阈值不显著增加,拔罐后稍显增强,280分钟后疼痛阈值两组无明显差异。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拔罐可以以两种方式影响免疫系统:刺激免疫系统,从而引起局部炎症,其随后激活补体系统并增加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的水平;或通过增加淋巴液流量。李坚将等[23]用针刺背俞穴加走罐治疗面部扁平疣的患者,治疗方法为每5次针刺治疗后配合1次背俞穴走罐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 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CD3+与 CD4+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增高,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顽固性扁平疣患者外周 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该研究提针刺背俞穴加走罐治疗面部扁平疣的机制可能是纠正了T细胞亚群的紊乱。

6.其他方面

       Roshanak Ghods等[24]从解剖角度分析,发现用于WCT(伊朗拔罐)的肩胛间区域具有特征:棕色脂肪组织、紧邻交感神经节、经过胸导管区域、经过两条重要的经络(膀胱经和督脉)并靠近从心脏和大脑携带血液的主血管部位。这些功能表明WCT的肩胛间应用不仅通过在施加牵引力之后通过血液循环来排出废物,还能激发机体的代谢,增加免疫力,并调节血液生物化学,他们认为这就是WCT治疗效果的体现方式。 

讨论

        拔罐疗法在世界最早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是至今已被延续数千年,并且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注视。在中国,拔罐运在内科止痛、外科伤科、皮肤科、以及妇科都有广泛运用,但是在中国除外的国家,拔罐被用于神经痛或肌病,头痛,胃痛,昆虫叮咬,感染等,然而通过拔罐治疗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疼痛,尤其是肌肉骨骼疼痛。 根据韩国的调查,拔罐主要用于医生治疗肌肉骨骼疾病(96%),最常使用的点是颈部和肩部(94%)。可以肯定的是拔罐作为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安全、疗效显著的疗法,所以,在未来拔罐疗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给更多的医生选择的空间,也让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

但是应当明确的是,首先,拔罐疗法尚未存在规范的操作标准,因此不便于大规模的推广与研究,外文文献中相关临床试验的设计缺乏科学性,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较少且不全面,大部分是关于伊朗拔罐(WCT)方面。其次,关于拔罐疗法的机制,目前还未完全阐述明确,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拔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抵御外邪、消肿排脓等作用,而西方对于机制的研究大多考虑骨骼肌肉方面与免疫系统方面,中西医结合的相关机制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最后,相关文献表明拔罐可能存在风险,但是是否和拔罐相关的机制尚不明确,故医生及研究人员在进行拔罐疗法的同时,应注意操作规范及卫生安全,因为目前所知的大部分不良反应均为操作不当导致。规范的人员培训和正规操作可以有效地避免相关不良反应的产生。

结论 

       拔罐疗法的临床疗效不容忽视,尤其是在镇痛方面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应该作为一种可靠的替代疗法而广泛使用。镇痛方面的研究机制已从解剖肌肉方面做出了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1] 臧海林.中医拔罐疗法临床综述.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C]. 中国天津; 2000:67-68;.

[2] 蒙春雪, 夏琳, 蒋晟. 拔罐疗法在小儿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10):107-8.

[3] 吴菲, 陈新胜, 曾盛锦, 雷静涵, 胡玲香. 神阙穴闪罐法的临床应用[J]. 针灸临床杂志. 2009(01):35.

[4] Al Bedah AM, Khalil MK, Posadzki P, Sohaibani I, Aboushanab TS, AlQaed M, et al. Evaluation of Wet Cupping Therapy: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New York, NY). 2016,22(10):768-77.

[5] 戴恩洁. 刺络拔罐调理中焦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 [D].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24-28.

[6] Cao H, Zhu C, Liu J. Wet cupping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2010,16(6):48-54.

[7] 田浩. 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D].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24-28.

[8] 何沁娟. 刺络拔罐治疗风热型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D].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16-19

[9] Hui F, Boyle E, Vayda E, Glazier RH.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multifaceted integrated complementary-alternative therapy for chronic herpes zoster-related pain[J]. 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 : a journal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2012,17(1):57-68.

[10] 刘鹏, 邹伟, 于学平, 滕伟, 孙晓伟. 毛刺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543-4.

[11] 孙云广, 刘国成.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25例[J]. 上海针灸杂志. 2013(05):391-2.

[12] 赵鸿. 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J]. 针刺研究. 2014(04):324-8.

[13] Lauche R, Spitzer J, Schwahn B, Ostermann T, Bernardy K, Cramer H, et al. Efficacy of cupp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he fibromyalgia syndrome-a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6:37316.

[14] Rozenfeld E, Kalichman L. New is the well-forgotten old: The use of dry cupping in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J].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 2016,20(1):173-8.

[15] 洪寿海, 刘阳阳, 郭义. 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 2012(02):261-3.

[16] 崔帅, 崔瑾. 拔罐疗法的负压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 2012(06):506-10.

[17] 田宇瑛, 秦丽娜, 张维波. 不同拔罐负压对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J]. 针刺研究. 2007(03):184-5.

[18] 金兰, 刘阳阳, 孟向文, 李桂兰, 郭义. 拔罐对健康人体背部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0(11):4-5.

[19] 张莉, 唐丽亭, 仝小林, 贾洪, 张志远, 酒谷薰. 拔罐疗法对人体局部血红蛋白的影响及分析[J]. 中国针灸. 2001(10):45-7.

[20] Tagil SM, Celik HT, Ciftci S, Kazanci FH, Arslan M, Erdamar N, et al. Wet-cupping removes oxidants and decreases oxidative stress[J].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014,22(6):1032-6.

[21] Li T, Li Y, Lin Y, Li K. Significant and sustaining elevation of blood oxygen induced by Chinese cupping therapy as assessed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J].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2017,8(1):223-9.

[22] Emerich M, Braeunig M, Clement HW, Ludtke R, Huber R. Mode of action of cupping--local metabolism and pain thresholds in neck pain patients and healthy subjects[J].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014,22(1):148-58.

[23] 李坚将, 刘辉, 李东, 王超. 针刺背俞穴加走罐治疗面部扁平疣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6):60-1.

[24] Ghods R, Sayfouri N, Ayati MH. Anatomical Features of the Interscapular Area Where Wet Cupping Therapy Is Done and Its Possible Relation to Acupuncture Meridians[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tudies. 2016,9(6):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