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中得气概念的思考
李 佳1,唐宏图1,吴 松1,王 华1
(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得气”是《针灸学》中一个重要的专业术语,是临床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现今中医理论体系的研究在逐步深入,而“得气”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仍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回顾历代文献,从“得气”的释义以及历史演变,并针对“得气”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针灸学;得气;教学
得气源于《内经》中的“气至”,梁繁荣主编的《针灸学》[1]提到:“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得气”被认为等同于“酸、麻、胀、重”等针感,亦或与针感无关[2-4]。随着当前对针灸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入,此标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与得气的客观标准难以界定有直接的关系。
得气释义 《内经》强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根据气的来源、分布及作用,分为物质之气和功能之气。物质之气又可分为营气、卫气、宗气、元气等;功能之气则体现了人体脏腑组织、经络的功能[5]。《难经·二十三难》[6]:“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灵枢·海论》[7]:“夫十二经脉者,内居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即经络起着运行气血、濡养机体、沟通表里、连接内外的作用。因此,“得气”的物质基础是经气或者说气血,其真正意义是针刺对气血调节的有效状态。既然“气”有物质与功能两方面的含义,我们就可以从“广义的得气”和“狭义的得气”两方面来讲解“得气”的概念。
狭义 得气”即“针感”,它是“得气”概念中一个可以感知的现象的表达,应包括医者的针感和患者的感觉。
1.1医者的针感
医者的针感又包括抽象的针下感觉和具体的针下感觉两部分。《灵枢·小针解》[7]:“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无失也”。这里的“清静”是对环境条件或状态的形容,借此来描述针下的感觉,说明穴位的针感“清净而微妙”,需要医者在安静的环境和心境中用心体会这种较抽象的感觉。唐宋之后的针灸文献对医师针下感觉的描述逐渐具体明朗,《标幽赋》[8]中形容“气至”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杨继洲在《针灸大成》[9]:“经络迎随设为问答篇”中将此句理解为“气来如动脉之状,针下轻滑。未得气者,若鱼之未吞钩,既吞得气,宜用补泻”。而《标幽赋》[8]:“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杨继洲在《针灸大成》[9]中则将该句做了具体的解释:“若气不朝,其针轻、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如神气至,针自紧涩”,具体描述了医者得气后“针下紧涩”、而气不至时针下“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针下空空,毫无阻力的绝妙体会。直至明代,汪机《针灸问对》[10]才将得气的感觉与所得之气的性质联系起来,提出“病末退者,针下如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拨其针,未可出针,出则病复”;以及“针下沉紧,为邪气盛;针下微松,为正气至”的论述。
1.2患者的针感
《内经》中有为数不多的对患者针感的描述,如《素问·针解篇》[11]:“刺虚则实之,针下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这里明确了患者针下“寒”与“热”的感觉,与无形“气”的概念相比,“得气”的具体感觉更容易被人理解。但更多的有关“得气”具体的描述,越来越多地反映在《内经》之后的文献中。《针灸资生经》[12]:“凡热病刺陷谷,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针”,就具体提出了针刺后,患者足部先有寒的感觉,而后这种感觉逐渐向上到达至膝部;《千金翼方》[13]:“灸两胛内各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数百壮,当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灸膏肓腧穴法》[14]:“若不失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中均形象的描述了艾灸肩胛部穴位后,患者所得到的那种热感如流水般由上而下砻砻而过或热至痛除的快畅的感觉;《席弘赋》[15]:“下针麻重即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则描述了患者针下“重麻”的感觉,同时也阐述了得气之后不需留针的学术思想。直至清末,《针灸内篇》[16]开始有了记述针后酸麻胀等雏形:“凡针人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而民国时期著名针灸家承淡安在教材中也提到[16],施行捻转刺法时“每捻只针柄半转,非若轮之旋转不已,一方问病者觉有酸重散出否,苟只觉痛或痛与酸皆不觉,可将针微深人或退出些而捻运之,待患者觉酸重之后二三分钟。”这或许就是今日针灸临床凡得气皆谓酸麻胀的源头所在。
2.广义
实际上,针感只是判断“得气”与否的指标之一,并非必要条件。从广义上讲,除了针感外,“得气”应该包含针具,所取穴位,施行的补泻手法,最终达到气机调和,治愈疾病的整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一定有明显的针感表现,“得气”与否可以通过得气的结果、患者的脉搏、医患的人神等方面得到体现,最终的标准就是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与否。所以,古籍中尤其强调“得气”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内经》、《难经》等早期的文献里。
2.1突出有效性
《灵枢·九针十二原》[7]:“气至而有效”,表明“气至”即是“有效”,而《灵枢·终始第九》[7]对“气至”和“有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定义:“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即补虚泻实,脉搏正常,病已衰去,即为“气至”;另外,针感的表现是可以变化的,时间也可长可短,但得气的结果,就是疗效,而疗效可以通过患者的脉搏等的变化得到体现,将脉搏的变化作为“得气”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2.2重视气机调和
《灵枢·九针十二原》[7]:“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对于“气至而去之”一语,在《灵枢·小针解》中也有解释:“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充分说明了“气至”是指通过针刺补泻手法而使人体达到“气机调和”的良好状态。《灵枢·终始第九》[7]:“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已知谷气至也”,这里的谷气至,就是已经完成补虚泻实的过程,气机调和,最终达到“气至”。
2.3先得针感,后施补泻,最后“得气”
《内经》中多次提出了“气至乃下之”的观点,阐述针刺行针的目的就是要“得气”的理论,只有获得气感之后,才可以行补泻、下针、取针,最后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千金翼方》在很多穴位的具体运用方法上,最后都是一句“得气即泻”,这些都说明了针刺气感获得在先,而后运用手法行补泻,最终“得气”治愈疾病的原则。
2.4凸显“气至病所”
古代医籍中,不光强调“得气”,而且对“得气”的方向也尤其讲究,重视“气至病所”。《素问·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11]:“病在少腹有积,刺皮腯以下,至少腹而止”,告诉医者,病在少腹,“得气”的感觉必须传导至少腹,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素问·调经论》[11]:“著针勿斥,移气与不足,神气乃得复”指出,得气后,要将气引致“不足”之处,疾病才能治愈;唐宋之后的医家也非常重视气至病所,《金针赋》[15]:“运气走至疼痛之所,以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待气沉紧,倒针朝病,进退往来,飞经走气”等等均是告诫医者要将所得之气调至疾病所在的部位,这样才可以取得最好的疗效;《针灸大成》[9]:“候气至病所”,“仰手转针头向病所,依前循扪其病所,气至病已”,“又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这些经典的论述均说明了“气至病所”的重要性。
结语
针灸学是一门重视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者不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际操作[18]。古人有云,针刺疗效如何,全在得气与否,“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标幽赋》),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关键所在。综观古籍,《内经》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关于“得气”的概念,后世医家根据各自的体会和理解,对“得气”有着不同的认识。即使现在,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运用,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条件下,对“得气”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得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疗效。最近,有关学者通过分析古今关于得气的文献,梳理了得气具体含义的历史演变过程,指出得气的本质是感觉操控[19]。所以,我们都应该围绕这个目的,来理解“得气”,更好的运用“得气”,在教学过程中阐明“得气”的概念及衍变,更好地为学者理解得气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1]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43.
[2]Enblom A, Johnsson A, Hammar M, et al.Acupuncture compared with placebo acupuncture in radiotherapy-induced nause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Ann Oncol. 2012 May;23(5):1353-61.
[3]Hui KK, Sporko TN, Vangel MG, et al. Perception of Deqi by Chinese and American acupuncturists: a pilot survey. Chin Med. 2011 Jan 20;6(1):2.
[4]Shi GX, Li QQ, Liu CZ, et 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Deqi traits and pain intensity in primary dysmenorrhea: analysis of data from a larg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2014 Feb 21;14:69.
[5]王洪图.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6]凌耀星.难经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7]田代华,刘更生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8]黄龙祥.针灸名著集成·针经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365- 373.
[9]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10]汪机.新安医籍丛刊·针灸问对[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1]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2]王执中.针灸资生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3]孙思邈.备急千金翼方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14]庄绰撰,窦桂芳辑.针灸四书之灸膏肓腧穴法[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15]蔡文,陈强.歌诀歌赋259首[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16]江上外史.针灸内篇[G].石印本∥肖少卿.中国针灸学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35.
[17]承淡安.中国针灸治疗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93.
[18]边敏佳,边艳峰,李永峰. PBL教学方法在《针灸学》实验课中的应用及优势[J].中医药导报,2013,19(5):131-132.
[19]葛鹏,张海波,刘峰,等. 针刺得气与具象思维[J].中医药导报,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