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红外热像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 栋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 点击:1896次 更新:2013-08-06
  

    红外热像技术是一项新的成像手段,其在中医辨证、针灸原理和经络穴位温度特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是多学科手段研究中医的具体体现。运用红外热像技术,不同的医学体系可以得到不完全一致的看法和结论,在中医学体系中热像技术有其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意义。

  针刺手(方)法和针灸升温作用的观察

  针灸理论强调,针刺手法是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的关键,正所谓“实则补之,虚则泻之”。针灸的补泻手法有 “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徐疾补泻”,“迎随补泻”等。我们使用红外热像仪对用“烧山火”手法针刺后的体表温度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显示:针刺点局部针后的升温显著,最高者可达3.5℃,在远离面颈部位行热补手法后,面颈部位的升温也较明显。在肢体末端行热补手法,远离针刺点的肢体和躯干部位也能出现明显的升温反应。我们对使用凉泻手法所进行的热像图观察可见,伴随患者主观上出现的凉冷针感,针刺的局部出现降温变化,温度可以下降0.7~2.4℃。另外对针刺手捻针和电针的比较可以见到,电针后局部的升温作用强于手捻针,提示了两种不同针法的差异。在上肢合谷穴和下肢足三里穴针后,合谷组的面部升温高于足三里组的面部升温,提示对于面部疾患的治疗以上肢配穴优于下肢配穴。

  穴位相对特异性观察

  针灸不同的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每个穴位又常对应于特定的器官,针灸该穴位其对应区的升温反应大于其他部位,穴位的这种特性被称之为穴位相对特异性作用。我们在针刺合谷穴对面部温度影响的观察见到:针刺合谷穴后口鼻部位的升温大于其他面部部位。该结果对“面口合谷收”的中医取穴理论是一个客观验证。光明穴是治疗眼睛疾患常用的穴位,对针刺光明穴后的面部进行热像图观察显示,眼区温度明显升高,而面部其他部位升温相对较低;此结果说明光明穴与目区有较紧密的关系。

  经络穴位温度特性的研究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始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深切关注。国内外学者曾经应用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实验结果。但从检测技术的角度来看,一个理想的检测方法应该是在没有外加因素干扰的条件下,客观地将经脉循行路线直观显示出来,红外热像方法与声、电、磁、核等方法比较,更接近理想方法的要求,我们对人体、动物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研究的主要结果为:(1)在自然状态下,人体体表部位循经高温线的出现率较低。(2)针灸后体表循经高温线的出现率增高。(3)温灸后诱发的循经高温线的出现率最高,电针次之。

  近代对经络现象的研究中,通过循经性皮肤病、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及皮下结节、凹陷、突起、以及皮肤压痛和经穴电测量、穴温测量等疾病、现象和方法,力图寻找内脏疾病与相应经脉的对应关系,证实经络理论的科学性。西医也已注意到了体表的感觉异常而反映内脏疾病的牵涉痛现象,以及分布规律明确的海氏(痛觉过敏)带现象。根据大量临床报道和基础研究,海氏带和内脏的牵涉痛分布规律和特征已有详尽描述和总结。一方面是西医有关海氏带和牵涉痛的研究与发现,一方面是中医有关经络反映内脏病变的理论和近代研究结果。比较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体表反映内脏疾病现象均被肯定;不同之处是相同脏器病变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有所差异。海氏带是按神经阶段在躯干上横向分布,牵涉痛是区域的、片状的分布,而经络则是纵向线、带状分布。我们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对经络—脏腑相关的研究显示,内脏病理(胆囊炎)模型动物的体表一部分出现了躯干侧面的纵向高温线,与足少阳胆经行于躯干腋侧相近。该现象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提示了循经高温线是体表反映内脏病理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结果为中医经络—脏腑相关理论的客观验证提供了图像依据。   

 

m >payday loan taxes to detect.
Direct lenders that should payday loan do some of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