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听科学家讲解中医在世界如何发展:专访中医专家刘保延教授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742次 更新:2017-05-15
  

  (《北欧华人报》记者腾飞采访报道)刘保延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评价方法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针灸学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全国针灸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会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欧亚科学院院士,为推动中医药在世界发展做出最大努力的科学家。

  今年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在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中医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发言,中医在世界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北欧华人报社以中医发展为主题面向世界中医专家、教授、学者进行专题采访。今天有幸采访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

113424bn77v9xn7ngzlgnt.jpg

  记者:刘主席在中医界担任的职务能看出您对中医的贡献,你能介绍一下中医在世界发展的前景?


  刘保延:中医针灸的贡献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从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医学目的调整来看。目前,世界各国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条件改善,疾病谱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越来越多的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而此类疾病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疾病一旦形成,大多都需要终身的治疗和康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个体化的、没有副作用、较少耐药性的治疗。中医针灸以辨证论治著称,个体化治疗是其最大的特点,很少副作用和耐药性,所以非常适合慢性病的调理与康复。同时,中医强调“治未病”,通过人的感官的望闻问切,可以在疾病早期的量变阶段,通过“上工”就可发现并加以调理,使小病不至于形成需求终身治疗康复的大病。中医的这一优势特点,与医学目的从疾病治愈向健康维护的调整不谋而合。所以中医针灸的发展,是人类健康维护的必然选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结果。中医针灸人要有自信心,要努力将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应用好”。

  二、中医针灸是一种智慧医学,简便验廉是其重要的优势。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将医疗改革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如何使国家、企业单位、个人能够支付得起医疗费用,如何使因病致贫的人越来越少成为医改的主要目标。中国的经验和大量实践的证据说明,只有很好的发挥中医、西医两个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医针灸独特的作用,才可能将医疗费用降下去,使医改目标得以真正实现。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挥中医针灸的作用,这一成为中国呈现给世界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医是一种智慧医学,他的诊疗不依赖于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和昂贵的创新药物,而是依靠广大中医通过其感官和智慧,来收集信息,并通过其高思维来将信息转换成智慧决策来诊疗疾病的。这样的医学,如果能够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必将使其潜力充分发挥,这也是未来中医针灸发展之路。未来医学必将向智慧医学发展。

  三、针灸是中医方面精华之精华,未来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针灸是中医方面精华之精华”,她不依赖于医药资源,而人身的穴位、经络就是维护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基础,通过针刺、艾灸等外在的刺激,调动了人身自体的防病抗病体系的作用发挥,就可以起到药物往往起不到的健康维护作业。所以古人提倡“一针二灸三吃药”。在抗生素滥用、对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同时药害给人类健康带来20%以上的危害的当今,充分发挥针灸医学的作用,建立以针灸为主体的体表医学,应是未来医学的很好选择。


  记者:刘主席在全国两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部长级通道上的讲话中专门提到“加强中医药青年人才培养”是如何理解?提出发展中医养生和保健?你是如何理解中医治病与养生保健的关系?


  刘保延:有关“加强中医药青年人才培养”的问题,我认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医是以“人”为核心的智慧医学,中医看的是“有病的人”,而现代医学是以“人体”为核心的对抗医学,看的是“人的病”。正由于此每一位“中医”在中医体系中就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他可以学习别人但不可能克隆别人的知识,他需要通过实践将学习到的知识,转换成他的经验来进一步支撑的诊疗。目前,中国的中医执业医生绝大多数都是从院校毕业的,如何将院校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转换为自己可以应用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诊疗经验至关重要。所以对中医“人才”的培养,“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就尤为重要。其中“师徒传承”的方式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让广大的院校毕业生,变成一个真正的中医难度很大,需要周期很长,他对师徒双方都有特别的要求,同时需要特殊的环境和政策的支持。关注青年中医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对于中医持续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关“治未病”与“养生保健”。这两方面都是中医的特色优势,但两者的概念内涵与具体的内容却有很大的区别。“养生保健”首先是一种健康的理念,强调“我的健康我做主”。是从“人”的角度,要求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使“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他的主体是“自我”本身。尽管养生可以借助“外养”如食养、灸养、药养等等,但关键还要靠“自养”,靠自己修身养性,靠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正由于此,养生保健可以用于人的健康状态、亚健康或疾病、康复状态的给个环节,在人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一个好的、适合于自己的养生保健理念、习惯都是对你的健康有益处的。


   “治未病”则是从“医者”的角度,强调了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调理的重要性。如目前广泛存在的“慢性病”,大多数病人一旦从病理上明确了诊断,就已经很难逆转了,大多数需要终身的治疗或康复。如果能在疾病出现的早期,尤其是在量变阶段就可以发现,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使小病不形成大病。正由于此,早在《黄帝内经》中,古人就强调“上工治未病”,也只有高明的、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在蛛丝马迹中发现并明确疾病的发生并选择到适宜的干预方法,来阻止小疾不要变成大病。“养生保健”与“治未病”在外治、干预方法上有可能有重合的地方,但二者的主体、理念和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二者都是中医的特色优势,均应大力的提倡和应用。


113909ibna8b1m77fnlz18.jpg

  记者:刘主席您担任中国针灸学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请问您认为针灸是代表着中医在海外的发展吗? “干针”是针灸的发展方向吗?针灸不懂经络能治病吗?如何能改变这种现状?


  刘保延:针灸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经形成了其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在世界上183个国家中得到了应用。20多个国家有了其相关的法规,针灸教育机构也蓬勃发展,仅美国不同层次的针灸教育机构就有70多所。同时,我们看到无论是从事针灸的,还是接受针灸治疗的华人越来越成为少数,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接受和使用针灸了。中国针灸已经成为世界针灸了!。


  在针灸学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理论不断得到完善,新的使用方法也层出不穷,正由于她是针灸的一种发展,他们都没有脱离通过对人体体表穴位的刺激来防治疾病、维护健康这一根本特征。这些新方法都可以在传统方法中找到他的原型和影子。“干针”更是如此,早在《黄帝内经》中,“以痛为腧”就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在唐朝孙思邈将其称为“阿是穴”,治疗范围尽管不如现代”激痛点”那么确切,但大的范畴是相同的。许多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干针“就是针灸的方法之一,要将”干针“从针灸中独立出去,是不合适的,是没有道理的!由于,干针是针灸的一部分,接受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学时的针灸知识学习与实践培训也是保障其使用有效性、安全性的必须。一切企图将干针从针灸中独立出去,甚至只是为了极大的减少针灸学习的行为和做法针灸界是坚决不答应的。


  经络学说是针灸理论的重要基础,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肯定经络现象,但对经络的实体结构尚未达到共识,经络学说对针灸临床疾病认识、对针灸配穴等的指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经络学说不是针灸的理论基础的唯一。《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完整的经络学说,但同时也提出了不同于经络学说的“以痛为腧”的选穴方法,而从现今的大量研究显示,”阿是穴“的出现是有规律可循的,她是不同于经络的另外一套体系,”经穴“与”阿是穴“可能会有重叠,但二者并非一个系统。除此之外,近些年有关针灸的作用机制还有一些新的认识和发现,这些都可以使针灸理论体系得到补充和完善。经络学说是古人的一大发现,揭示经络之谜,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相信经络学说的阐释必将大大提升针灸的临床使用。


  感谢刘主席在百忙之中接受《北欧华人报》记者采访。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