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履职感悟】张伯礼代表:尽心尽职为中医药事业鼓与呼
初春的北京,生机盎然,人民大会堂前车流穿行,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感慨颇深,“作为一名中医药人,经历三年全程抗疫,我们取得的重大成果无比可贵,眼前的大好形势应该倍加珍惜。”
今年,连续第四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张伯礼,又带着9项重要建议来到北京,“作为人大代表,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尽心尽职,为百姓利益奔走呼吁,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我的履职原则。”张伯礼说。
回望履职16年来的点滴,他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为主题,在国民健康、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听取意见,提了近百项议案和建议。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中医药事业鼓与呼。2022年全国两会,张伯礼提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形成统一指挥、专长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工信部等提出落实举措,收到很好效果。
履职这些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迈上新台阶,但给张伯礼留下印象最深的履职经历有两项。
“一项就是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立法成功并实施。”2022年是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看着中医药事业在法治这片沃土中茁壮成长,张伯礼深感欣慰。
为了推动中医药法立法,他曾6次领衔提出立法议案,多次参加调研,3次参加审议。
“鉴于各地中医法落实的不匀衡,2020年我又提出对中医药法进行执法检查的建议。”张伯礼回忆道,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了建议,并由5位副委员长带队,分五个片区进行中医药法执法检查。
2022年6月,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法实施五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存在问题也进行了梳理,并向国务院进行了通报,应邀参会并发言,经历了立法全程的张伯礼也对此记忆犹新,心潮澎湃。
“另一项是我在2009年提出议案,建议国家制定发展大健康产业规划。”张伯礼说,那时由他领衔提出的“扶持促进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建议得到国务院采纳,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文件中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建设指标:力争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张伯礼的战略眼光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争取了先机,“当前,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了支柱产业,8万亿指标也已经实现了。大健康产业正在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阶段。”张伯礼说。
紧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看着中医药事业交出了一张又一张亮眼的成绩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让张伯礼倍感振奋。
这些年来,他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尽心尽职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上奉献,每次两会履职期间提出的议案建议,张伯礼都是亲力亲为,“议案一定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言之可行,更重要的是言之有情。”他说。
这些年来,由他提出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西医临床专业要将中医学纳入必修课程等多项建议,都被政府采纳,凝练成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鲜明注脚。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新一届履职使命,张伯礼信心满怀,“我今后五年将继续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鼓与呼,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