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多学科专家会诊经络问题

作者:于丽珊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1181次 更新:2011-06-01
      近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举行的第六次中医多学科沙龙会上,来自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针对中医经络问题进行了多学科的探讨。
  缺乏交流阻碍了经络研究的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张维波教授指出,国内经络研究正处于低潮。在国外,经络问题开始受到重视,已有美国、韩国和德国等国学者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经络研究论文。张维波认为,不同学科的专家之间缺乏交流是阻碍经络研究发展的重要原因。
  经络研究需要整合
  河北医科大学谢浩然教授认为,经络问题应由中国人解决。他指出,经络实质没有标准是无法统一认识的主要原因。目前经络研究各搞各的,这需要整合。经络实质合之则有,分之则无。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常西廊教授从信息论角度阐述了经络的信道特性。他说,对经络的传统形态认识存在重大方法学缺陷,以往的形态学研究均未给出各类神经、血管、淋巴、间隙、缝隙等方面的定量分析,单一信道结构(神经、血管、缝隙等)对生命信息传递的认识是不完备的,他认为经络信息通道的结构主要服从系统性统计分布规律,不是单一特异实体。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曾宪钊教授认为,经络系统就是利用网络的观点观察复杂的人体系统并抽象而成的一种生物网络模型。人体穴位就是该网络节点,其医疗功能不同且相互联系。根据病症选择不同穴位进行针灸就是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产生和扩散刺激的动力学过程。
  河南中医学院周立华教授提出“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认为蛋白质是针灸效应的关键物质基础,并运用机体循经部位与非经部位皮下结缔组织中蛋白质差异的研究方法,寻找循经部位的特异蛋白质,在前期实验中初步发现了循经部位存在特异蛋白电泳条带。也有专家认为,经脉与染色体可能存在内在的一一对应性,即经脉是由染色体分化而来,此外,特定经穴可能与不同递质的神经元有关。
  很多专家都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为经络研究重新立项,使这一中医理论的核心问题早日获得突破,推动中医经络研究的发展。
  经络锻炼前景广阔
  北京炎黄经络中心的祝总骧教授介绍了312经络锻炼法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在海外的推广普及情况。实践证明,经络锻炼对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有显著效果,说明经络锻炼在预防保健方面的前景广阔。
  与会专家学者对筋膜间隙-结缔组织作为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成了一定共识,同时,多数专家认为仅研究经络结构是不够的,应将结构、功能及针刺效应结合起来研究。专家还就经络研究中的其他问题进行了探讨。
ttp://buy-cheap-viagra-online-now.com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