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本草纲目》等6种传统医药文献首批通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专家评审

作者:秦 秋 来源: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点击:1196次 更新:2011-06-01
  

    2007年 3月30日,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专家评审会在北京举行。《本草纲目》、《补遗雷公炮炙便览》、《履巉岩本草》、《尊生图要》等6种文献,作为第一批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奇、副司长王笑频,国家档案馆档案室业务指导司副司长王雁宾,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副院长梁菊生,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沈志祥,以及有关专家李致忠、马继兴、薛清录、郑金生、伊广谦、柳长华、刘长林、刘国正、吉文辉、段逸山、李忱、崔蒙、潘桂娟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奇主持会议,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沈志祥介绍了申报情况。我国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李致忠为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
    曹洪欣院长在讲话中表示,中医古籍文献蕴藏着丰富的中医药学知识,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积极开展古医籍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推进古医籍抢救工程,抢救了1100多种古医籍文献,出版了《中医孤本大全》与《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粹》,其中包括孤本以及海外回归的真善本百余种。尽管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有大量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古籍沉埋在图书馆的馆藏之中,亟待发掘整理。在最近国家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古医籍文献整理研究本身就是中医药创新的源泉,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是2001年国家档案局制定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总计划时设立的,迄今已有两批83种珍贵档案文献入选该名录,其中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以纳西东巴古籍3项档案文献,由国际咨询委员会批准和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认可,已经进入《世界记忆遗产工程名录》。世界记忆工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的一项旨在保护文献遗产的计划,其宗旨是通过使用最佳技术手段保护具有世界、地区和国家意义的文献遗产,促使这些文献遗产能够为国际间的广大公众所利用,并在全世界范围提高人们对本国文献遗产,特别是那些具有世界意义重要性的认识。该工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延伸,具体保护对象是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为了配合“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在中国的开展,加强全社会的档案文献保护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抢救、保护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作。《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是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一部分,入选文献的标准有珍贵性、稀有性和代表性(标志性)。
    评审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工作组的申报工作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并对参加申报的中医古籍进行了认真的审核。根据投票结果,并经认真讨论,形成如下评审意见:中国传统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遗产资源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档案保存状况堪忧,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对于加强中医古籍保护,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第一批申报的候选中国传统医药档案古籍文献的遴选,专家组成员一致推荐《本草纲目》(明•金陵版)、《补遗雷公炮炙便览》(明•内府彩绘本)、《履巉岩本草》(明•彩绘本)、《尊生图要》(明•文徵明稿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蒙古定宗•晦明轩刻本)等6种文献,认为上述文献在珍贵性、稀有性、代表性方面最为突出,并体现了文献形式和风格的多样性,推荐作为第一批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专家组建议中国中医科学院再推荐一种古籍文献,通过函审后再报国家档案局。
   

m >payday loan taxes to detect.
Direct lenders that should payday loan do some of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