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气调经的应用——马瑞林临证经验
作者:秘书处编辑 来源:信息部 点击:8526次 更新:1554393600
马瑞林,男,辽宁省北镇县人,生于1922年,幼受其叔父老中医马玉甸和族兄马佐泉的熏陶,潜心中医。嗣后随当地名医王惠民学医。自1941年始,独立行医。1952 年在卫生部直属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学习。1955〜1958年先后随岳美中、高凤桐、 孙惠卿学习。1948年调辽宁中医学陕执教。马氏临证主张医生要善于驾驭针下经气, 通过调整经气之运行,达到治疗目的。曾编著有:《针灸学》、《梅花针疗法》、 《聋哑病概述》,并撰写了二十余篇学术论文。现任辽宁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针灸学会会长等职。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1.驭气调经是针刺取效之关键
马氏多年体验驭气调经乃针刺取效之关键,所谓驭气调錢是指通过针刺手法,使经气调达。通畅,以调整、恢复人体正常功能。其具体运用:即在针刺施术中,须认真掌握针感和针感传导。施术过程中主要用捻转法、提插法、震颤法,另辅以循法、摄法和按压法。上述行针手法可单独用亦可综合应用。在针刺中还要做到取穴准,深度不拘,以得气为准。如此则可促进针感(得气)之产 生,对调理经气的运行和提髙疗效都具有重荽的意义。下面介绍运用驭气调经法治疗的几种常见病。
(1)偏头痛:本病多为邪热郁于少阳经,上壅于头而致。治疗本病主要取少阳经远端穴位。治疗时先取手少阳三焦经支沟,针后如痛不能立止,则加足少阳胆经光明或足临泣。偏头痛严重者,经以上穴位针之仍不止者,可配风池, 以疏通局部经气。手法:以提插捻转相结合的泻法。利用循、摄、按三法,促使针感(循经感传)向心传导,多能收手到病除之效。
(2)肾下垂:常取肾俞、气海、三阴交三穴。用捻转提插补法。肾俞向脊柱方向60〜70度斜刺。气海俞向脊柱方向60〜70度斜刺。肾俞、气海俞以得气为效,三阴交应使针感循经向心传导。肾下垂多为肾阳虚,肾俞、气海俞合用,可补肾益气,加三阴交以激发经气,则能使机体机能恢复。
(3)耳鸣耳聋:以听宫、听会、翳风为主六,配用中渚或足窍阴,肾虚配太溪。耳部穴如翳风、听会、听宫可刺0.8〜1.5寸,应使针感传向耳道。远端穴中渚、足窍阴则在获得针感的基础上应用手法,使针感循经向心传导。
(4)发际疮:本病为湿热实邪之证,治以泻热兼活血化疲以琉风。取大椎、风池、曲池、合谷为主穴,配以局部围刺。大椎直刺0.5〜1.0寸,风池向对侧眼角刺1.0〜1.5寸,曲池、合谷直刺。围刺指在疖肿1cm外前后左右各点刺 —针。用泻法,留针25〜30分钟。用此法针治本病有效率可达100%。
2.调胃理气治呃逆
病有浮沉,刺有浅深。针刺之深浅,因人、因病制宜,在同一经穴,针刺深浅各有不同,然而往往可收异曲同功之效。针刺中如能使经脉通畅,气血流行, 阴阳调和,则病可愈。故深浅非针刺之要,如《灵枢》中26种针刺方法,针之粗细、长短、针之深浅各不相同。究其要者,通经络,行气血而已。①1983年春, 马氏于某医院会诊:患者吴XX,男,65岁,干部。因冠心病而于1983年初入院,经抢救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突然呃逆不止,饮食难以下咽,睡眠亦很困难。 査:神志清,面色红润,舌淡红,苔白微褐,脉弦有力。询问其陪护,知为饮食后恼怒而突发呃逆。乃为之针内庭,用捻转手法,以驭气、调气,当针感传达腹部时,呃逆立止。②张XX,男,38岁,教师。1983年3月5日来诊。患者于一月前患呃逆,昼则连续不止,入睡则症状减轻。查:神志清,面色黄,'语言正 常,未闻异味,舌质紫红,苔少白,肝脉弦而胃脉虚而无力:证系胃失肃降,气虚上逆所致。治以中脘、太冲,则呃逆止。针刺治疗中注意驭气调经,病人一次而愈。③王XX,男,68岁,干部。患脑出血瘫痪已八年。于1985年6月25 曰,请马老每诊。查患考神志不清,面色微红,失语,呃逆连声不止。舌质红, 苔微黄,脉浮洪。该患者脉浮洪,舌红苔黄,为胃阴不足,热郁于胃,胃失去和降所致。针足三里。针法,直刺1.5寸,用捻转提插发、二次而愈。上三例, 一为 局部浅刺愈,一为远端浅刺愈,一为远端深刺愈。取穴远近不同,针刺深浅各 异,而病皆愈何也,唯调其胃,理其气而已。
3.两点、一端取穴法
对因挤压而致的外伤和闭合性骨折的炎症肿痛,马氏用两种配六方法,一是 “两点取穴法”,二是“一端取穴法”。
(1)“两点取穴法”:其第一点,是在患肢局部用按压法以适当压力,找出最敏感的部位;第二点,从患肢的主动运动或在被动运动时,找出患者最敏感的部位,即为“二点取穴毕”中的第二点。针刺手法,以针刺后得气,行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例如治宋X X,男,36岁。右上肢屈、伸,外展均不能,只能随身体摇动时,肩关节随之被动活动,经用二点取穴法针1次后,上臂立即能活动,屈40〜50度,伸15〜25度,外展15〜20度。经七次针刺治疗,一切恢复正常。
(2)“一端取穴法”:是对上、下肢闭合性骨折,局部肿胀发烧的患者采用的。其方法是在距骨折肿胀的近心端,约20〜30cm的经络线上取穴,如肿胀部位在三阴经,则选三阴经经穴,肿胀在三阳经,则选三阳经之穴,如患处全部肿胀,则三阴三阳经穴皆用。针刺手法以进针后得气再用泻法,留针20分钟。曾治 肖XX,男,47岁,右腿胚骨上1/3骨折,患部肿胀疼痛,较健侧粗4.5cm,体温 38〜40度之间,白细胞18900/m³,中性89。针后30分钟,体温降至36.5度,白细胞8800/m³,中性81,病人自觉情况良好。
二、医案选
例1:胃下垂
田XX,男,45岁,朝阳市郊区农民,门诊号1396号。
胃痛七年,伴肠鸣、便秘、不能多食、身体瘦弱、口不渴、睡眠一般。诊见、面色萎黄,体瘦,舌质红,苔白,脉缓。腹平软。压痛不明显,肠鸣音明显。钡透:胄下极在两髂 嵴连线下10cm处。证属中气不足,脾胃阳虚,治以补益胃气为主,兼以健脾。
处方:足三里、中腙、公孙、天枢。
治疗经过:足三里直刺1.0~1.5寸,中脘直刺0.8〜1.2寸。公孙、天枢二穴均直刺 0.8〜1.2寸,用补法。当针足三里行驭气调经之法时,患者自觉有麻木感沿腿外前线向上传导,渐达胃脘,此时患者上腹部有震颤之状。针后症状明显减轻。针7次后,钡透胃下极上升 6cm。患者自觉已无异常症状。
【按】胃下垂的原因,多因体质素虚,中气不足,无力升举胃体所致。治以补中益气, 调理脾胃。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之要穴,是治胄腑病之要穴,故以其为主穴。中脘为胃之募穴,为气的所聚。公孙可健脾,天枢为大肠经募穴。
例2:面痛(三叉神经痛)
刘XX,男,55岁,干部,门诊号1859号,1983年3月25日初诊。
三个月来,右侧面部疼痛,呈阵发性发作,每日10〜20次,疼痛剧烈时,甚于刀割。于某区院诊为三叉神经痛,医治不效。查:患者痛苦面容,色黄,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 此乃三阳经郁热上泛于头面部所致,经气郁滞,故痛不可禁。治以泄热宣郁。
处方:内庭。
治疗经过:斜刺45度角刺0.5~0.8寸,用捻转法,注章驭气以调经。在行手法中,患者 自觉有微凉感由腿外侧上行到腹,到胃,到面颊部,继而口内有凉爽感。疼痛很快减轻,针 3次症状大减,每日只有2〜3次微痛,针7次症状完全消失。
【按】面痛乃胄经实热,胃足阳明之脉,上行循于头面,胃火盛,腑气不逋敌而痛。本例以泻火邪而通经气,并辅以相应手法,故可奏良效。
例3:缺氧性脑病
陈XX,女,2岁。1976年8月10日初诊。1976年7月28日因挤压后患儿抽搐、颈项强直,目盲,耳聋,四肢呈软雍。诊见:目光呆滞,对光反库迟钝。口吐白沫,两肺呼吸音清,未闻罗音。手臂无力,不能拿物,不会坐,上肢呈迟缓性软瘫。双耳聋,击掌,喊话均 无反应,眼不能视物。血色素10.4g,白细胞12900/mm,分叶62%,淋巴30%;,嗜酸8 %钾1.16毫克当量/升。辩证为阳气虚陷不能上达,经窍闭阻所致。治以通经活络,开窍醒志 为主。
处方:大椎、风池、哑门、听会、内关、合谷、光明、绝骨。
治疗经过:针10次以后,患儿视力、听力有所好转。针20次后,上肢活动显著好转,28 次以后,语言能力好转,能说话,会叫妈妈。在10〜20cm内能见物,能玩笑。治40次(四 疗程)以后视、听力正常,语言亦恢复到受伤以前状况,痊愈出院。
【按】因外伤所压,经气阻滞,经脉气血不能上行于头,故突发目盲,耳聋。针刺可通 经脉,行气血,调阴阳。大椎、哑门为督脉穴,能振奋阳气而通经,光明为治眼病要穴,绝 骨为八会穴之一,用之以治肢痿而无力。辅以头针清头而治听力。故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 而能听,手得血而能握。故收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