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会员登录

【征稿通知】《世界针灸杂志》2025年“针刺与偏头痛”专栏征稿通知

2025/07/04 12:00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文网站
684

  针刺对原发性头痛的干预是近期国际针灸研究领域的热点。偏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的重要一种,也是针刺干预最多的类型。近年来针刺干预偏头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数量增多,质量可靠,在领域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从2005年德国工业大学补充医学研究中心Klaus Linde教授在JAMA上发表Acupuncture for Patients with Migrain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就已经显示出国际社会对针刺干预偏头痛潜在疗效的兴趣,再到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伟教授等在BMJ发表文章Manual Acupuncture versus Sham Acupuncture and Usual Care for Prophylaxis of Episodic Migraine Without Aura: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证实针刺在预防无先兆发作性偏头痛方面具有特异性疗效。以此研究为代表的高质量针刺临床研究从缓解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发作天数等方面证实了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但目前在针刺干预偏头痛方面,仍然存在干预靶点、针刺干预偏头痛亚型及并发症的特异性疗效有待明确等问题。故我们希望通过本专栏可以进一步探讨针刺干预偏头痛的可能靶点、机制,针刺治疗偏头痛亚型及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以及针刺干预偏头痛的下一步研究方向等,以期为偏头痛的针刺治疗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我们欢迎原始研究和综述。

  专栏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Ø 采用各种定性或定量方法总结分析近年来偏头痛针刺临床干预的最新进展及应用;
  Ø 针刺干预偏头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动物实验、真实世界研究等原始研究;
  Ø 世界各国传统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并与针刺干预进行比较互鉴。

  征稿截止日期:2025年10月30日

  拟出版日期:2026年4月30日

  投稿方式
  请通过《世界针灸杂志》官网https://sjja.cbpt.cnki.net 提交和跟踪稿件。请注意,如果您为本专刊投稿,应确定您在下拉菜单选择该专刊(“针刺与偏头痛”)。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Tel.: 0086-010-64089347
  E-mail: wjam1991@vip.sina.com

  期刊介绍
  《世界针灸杂志》创刊于1991年,是国内针刺领域第一本英文学术期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针刺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刺研究所和中国针刺学会主办。其办刊宗旨为传承针刺医学理论与实践,荟萃针刺科学研究发现,宣传与推广针刺实用技术,促进世界各国针刺界之间的了解、交流与合作,为全球人类健康保健事业服务。收录全球针刺临床、科研、文献、理论、教学领域的原始论著和综述。主编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喻晓春。目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CSCD核心期刊,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WJCI收录期刊,被Web of Science (WoS),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Scopus, Science Direct (SD), Excerpta Medica Database (EMBASE),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JST),CAS,DOAJ等数据库收录。

  【客座主编】

  王麟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执行会长,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针灸学会会长。担任《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会副主任等多家学术刊物编委与审稿人。主持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和北京市自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科技计划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临床中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提出“逐邪通络”针刺特色学术思想,并将其应用于中风病、头痛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获得很好治疗效果。王麟鹏教授一直致力于偏头痛的针刺治疗研究,曾在Pain上发表文章《Efficacy of acupuncture for migraine prophylaxis: A single-blinded, double-dumm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该文章也是中国大陆学者首次在该杂志发表临床研究论文,文章表明,针灸在减少偏头痛发作天数方面比氟桂利嗪更有效,而在减轻疼痛强度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针灸和氟桂利嗪没有显著差异。

  【专栏主编】

  李彬: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都青年名中医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针灸诊疗中心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负责人、北京中医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火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学科与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学系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副组长单位的负责人。曾跟随国医大师贺普仁、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德安学习,获得省部级成果4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8项,作为主编出版“十三五”创新教材1部、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作为主要执笔人制定了5个临床实践指南,申报专利6项。李彬教授多年来致力于针刺干预偏头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参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推荐意见编写,提出火针“宣阳通络”治疗偏头痛学术思想,近5年发表针刺干预偏头痛相关文章30余篇。

  王少松: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刺诊疗中心副主任
  北京市中医药新125领衔人才,北京针灸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脑认知与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拔罐刺络放血分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刺分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青年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介入学会北京分会委员。《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杂志青年编委,《中国针灸》特邀审稿专家。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及SCI论文30余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及北京市级课题10 余项。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麟鹏教授。临床擅长应用疗法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中风病、帕金森病、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等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学习整理王麟鹏教授针刺治疗偏头痛经验,提出了分期分型治疗偏头痛的重要性,重视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发表偏头痛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