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新的针灸核心理论模型会出现吗?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3973次 更新:2017-06-12
  

  理论模型融假说、概念于一体,是一个学科体系高度浓缩的核心要素。一门学科公认的核心模型不但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能力,而且也具有预测作用。一个模型对一个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物理学量子力学中的原子的太阳系模型、生物学中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模型等例子足以为证。它们都在各自学科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经络模型正是针灸医学理论的核心。针灸理论的核心模型是永恒的吗? 新的核心模型是否出现了?针灸理论的经络模型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本文旨在讨论以上问题。


  针灸理论的几个模型

  古典针灸学理论模型:经络循环模型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建立了针灸医学的经脉理论。这个理论呈现出了一个几近完美的经络模型。这个模型被历代针灸著作和医家提炼、浓缩、完善成了经络的循环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十二经脉前后相接,如环无端,三阴三阳分部出现,十二经脉的阴阳配置,手足三阴三阳的表里关联,六阳脉入行于里,络属藏府。这个模型一统针灸理论两千多年。

  从古代针灸经典著作到现代针灸教科书,经络模型变成了针灸医学的核心。在这个核心里,构成经络学说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是针灸医学的理论基础。经络这个网络系统能够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藏府器官;运行气血,濡养藏府组织;感应刺激、传导信息;调节藏府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内藏于藏府,外络于支节。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经络在人体上的广泛联系使这些功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气血是周流于经络系统里的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通过经络输布周身,温养濡润藏府组织器官。在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会沿着经络传到人体相关藏府或者体表相关部位。经络系统有相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针刺中的“得气”就是针灸的刺激引起的经络感应、传导功能。当人体的某一脏器或者某一组织功能异常时,针刺治疗可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经络模型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经脉从自由发展的树形变成了与当时出现的气血流动理论相符的规范化的环形。这一变化也为周身腧穴归经的第一次构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后来两千多年新增加的穴位的归类提供了向导。十二经脉的循环往复为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打下了基础。经脉的树形结构变成环形结构使得脉诊也从十二经遍诊法、三部九侯法过渡到人迎寸口法,最终变成了独取寸口法。经脉理论构造了第一张病谱,完善了各种症状病候的分类:是动病,所生病,按经分类。“经脉篇”完善了经穴的远端治疗作用,实现了用最少的假设解释最多的经验事实的“一脉释诸病众方。”经脉理论规范了来源于扁鹊医学“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大则。这一原则普遍适用于十二经脉各种是动病和所生病病候。

  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新理论

  随着新的针灸技术不断涌现,或者是经典技术得到现代的充分发扬,刺激神经疗法、激痛点针灸疗法、针刀医学等众多针灸疗法成了针灸发展的新领域。小针刀、长圆针、刃针、铍针等针灸工具也成了传统针具的变革或者延伸。多种针灸方法也突破了传统经典针灸穴位的选择和使用。这些新针法的发展、新穴位的发现、新针具的应用呼唤着新针灸理论的出现。

  在经典穴位或经外奇穴之外,新穴位、反应点、映射点、激痛点、压痛点、敏化点的发现或命名使得穴位的数目急剧增加。阿是穴的概念获得空前的关注。身体表面的任何部位都可能是阿是穴或局部反应点。一些重要经穴的邻边出现了许多新的穴位,穴位甚至以整个区域的形式出现。许多穴位的敏感程度会依赖于机体状态并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穴位的移动和变化性质受到注意。

  从人体科学的角度出发,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理解也为对人体经络、穴位、气血的理解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当针灸理论家和临床家们对人体的理解在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的基本层次上更为深化的时候,寻求新的针灸理论,建立新的针灸理论模型肯定是他们思维活跃和冲动表现之一。

  下面是近年来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几种模型及理论。这些理论和模型是现代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对针灸理论新模型的探索,但在目前看来,并不能担当起针灸学核心理论模型的重任。

  筋膜理论的生物力学模型

  近年来,肌筋膜理论引起了针灸界的极大关注。美国托马斯·迈耶斯的著作《解剖列车》是这一方面的一部代表著作。一些学者和临床专家认为《解剖列车》一书里的功能解剖结构会成为以筋膜纤维网状结构为基础的针灸医学的基础。整个筋膜纤维网状结构遍布全身,连为一体,筋膜内包含着紧密规则排列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的方向是顺着拉力的方向,所以筋膜具有很强的单向抗拉性能。筋膜纤维网状结构的中心就是人体的力学重心。

  在筋膜纤维网状结构中传导的就是力。筋膜是力学传导的载体,也被认为是传导机械张力的结构。筋膜的独立收缩功能影响肌肉的力学性能。力使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平衡状态,让人体的组织器官功能正常运行。打破这种力的相对平衡就会带来软组织损伤,组织器官的功能失调,发生病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劳损,外伤遭遇,或外淫入侵都会导致筋肉的硬块组织或条索状,这是筋膜的病理现象。这种病理现象是从肌肉富有正常弹力和张力遇见病因,会导致肌膜乳酸废物的堆积,因此神经受到压迫,之后组织局部缺血、缺氧、神经萎缩、纤维骨化,直至出现硬块。

  在肌筋膜张力和离子通道的基础上,有人提出筋膜局部张力异常增高是末梢神经张力性疼痛的临床普遍现象(节结、条索样包块、压痛等),外周感觉神经密集分布在筋膜组织,受筋膜张力的影响,感觉神经末梢的张力敏感性通道能直接感应筋膜张力而将其转换为跨膜电位而将信号上传中枢,离子通道信号具有快速传递的特点,针刺降低筋膜张力而缓解疼痛的作用应体现为瞬时显效的临床效果。针灸局部刺激导致降低筋膜张力,从而改变通道活性,产生即时缓解疼痛的效果。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模型

  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研究表明在经络上分布的针灸穴位有很高的比例靠近神经主干,绝大部分穴位与神经有关或与神经分布有关。实验研究也已经找到了传入针刺信号的外周神经通路和外周神经纤维的类别,针刺信号在中枢神经内的传导通路和作用过程,以及针刺对中枢神经内的乙酰胆碱等介质的影响。研究也表明针灸通过对胰腺、肾上腺的影响实现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针灸通过对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分子和白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调节来实现免疫功能的提高。

  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在整体条件下是以较完整的环路为单位,构成复杂的网络进行调节的。针灸正是通过神经节段性效应和整体性效应经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神经递质,激素水平和免疫细胞来实现治疗作用的。

  反映点针灸理论的中枢-躯体-内脏反射区模型

  中枢-躯体-内脏反射区模型是反映点针灸理论的核心。反射区或经络是在动物的长期进化中形成的。身体中存在的那种可改变神经网络阈值的学习机制,使体表某些区域及其所连接的网络阈值提高了,而另一些区域及其所连接的网络阈值降低了,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反射区的形成原理。反射区通常是联系体表与身体别处的捷径。

  反映点针灸学认为只有反映点才能确切地表述出穴位的形成机制与受刺激时的治病机制。位于不同反射区内的反映点更为广泛地表现出体表特定部位与其所联系的内部器官或其他组织的双向反射联系。反映点携带了皮肤温度、局部软组织的外观与张力、压痛或其他压力感觉、皮肤电阻等特征。针灸刺激的治疗机制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的感觉性反射、穴位微创导致的神经免疫反射来完成的。

  体表敏化点

  体表医学认为,皮肤与中枢神经系统共源于神经外胚层构成了包括针灸在内的体表刺激与“皮-脑轴”关联的发生学基础。在人类生存进化的过程中,体表抗痛结构形成了,也选择了体表-内脏的特定联系。人类体表的不同穴位正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这些要素的表现。

  穴位疗法可能是从动物本能的体表刺激“自疗”进化而来的假说。“穴位敏化”学说认为体表的敏感点(穴位点),是由于内脏的病变,通过神经通路,引起体表神经末端炎症改变。腧穴的本质是一种敏化态,这样敏化点也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体表特定穴位或敏感点能反映和治疗内脏疾病的机理。针灸的主要作用是非特异广谱调控效应,穴位就是能与靶器官发生交流的体表区域。

  皮肤组织的肥大细胞

  最近有研究分析,针刺后可能出现的生理反应,推测肥大细胞会释放多种因子以产生生物效应,肥大细胞与邻近的神经及血管组织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神经、中枢、器官、体液和系统反应。

  肥大细胞的这些生物学特性似乎符合“经络实质”研究寻求的目标。如果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弄清了肥大细胞在人体皮肤的分布,肥大细胞接受针灸刺激的原理,针灸刺激在身体中传递的通路,针灸作用的反馈机制和作用机理,针灸临床疗效与肥大细胞及其功能的关系,获得针灸刺激的不同病种、不同个体对与肥大细胞的关系,针灸刺激量与肥大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关系,不同针具的刺激方法对肥大细胞的影响,针灸通过肥大细胞产生作用的机理就会展现出来。

  针灸医学之外的借鉴

  现代医学没有一个完整的医学模型,因为人体太复杂了。但是针灸理论的自然属性,以及针灸临床家和理论家们热衷于理解人体的自然属性,就显得这样一个理论模型有了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

  目前针灸理论的繁荣与多元化让我联想到了现在大家公认的原子模型在20世纪出现时的情况,以及宋明理学在宋朝的争鸣。

  原子结构模型是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1902 年实心带电球模型、1903年土星模型、1904年葡萄干蛋糕模型、1911年卢瑟福模型等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模型结构,而逐渐走向成熟。

  宋明理学虽然是儒学,但借鉴了道教和佛家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哲学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濂关洛闽四家学说既是前后发展也是分述表达。周敦颐的“濂学”引佛道入儒,为创始儒学提供了宇宙论的思维体系,也使儒家仁义道德的核心价值获得了永恒绝对的属性。张载的“关学”建立了天人一气的人性论,即人性与天地同源于一气,人与天地万物具有共同的本性。程颢、程颐的“洛学”则以天理概念为其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确立了存理去欲的社会生活价值原则,形成一套更为成熟的理学理论。朱熹的“闽学”包含他的气是构成万物的基础,理是万物的本质规律,理气不分,理一分殊的理气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的心统性情的心性论;接触事物、研究物理、穷理至极(格物)以及推极吾知、欲知不尽(致知)的认识论。宋明理学虽然前后姻缘相连,但基本是一个一“理”各表的模式。

  这两个理论学说虽然一个在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在哲学人文领域,但是他们对当前针灸理论的发展和理解或许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新模型须容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经典经络理论占据在针灸理论的核心地位已经两千多年。虽然经络理论在《黄帝内经》之前出现最晚,但是经典经络理论在与矢向理论、横向理论、骨空理论、五体理论的竞争中决出成为一统几千年的主流理论,主要是非常符合于中国人相互联系、全面联系的思维习惯。

  今天的反映点理论、体表医学理论、神经节段理论、肥大细胞理论、肌筋膜张力/离子通道理论、经脉树形理论等众多理论的同时出现又是两千三百年前的一幕吗?这些相互竞争的理论最后出现一家独出、万流归一、还是一理各表的方式?虽然前述原子模型和宋明理学提供了一点启示,但是真正的科学,无论是起源于东方,还是肇始于西方,又是没有前车可鉴的道路,都是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

  神经阶段性支配区、穴位敏化态、中枢-躯体-内脏反射区,筋膜生物力线、体表的肥大细胞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对人体表面的认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也提供了针灸在人体中作用通路的可能性。下一个针灸理论的模型包含着这些要素吗?如果这个模型提供不了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更为广阔的空间,容纳和解释不了针灸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穴位、新技术,那是不是又会回到针灸理论的经典经络模型?

  牛顿伟大的科学和哲学思维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光学、微积分和力学。为什么牛顿在所有这些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后,又回到了行星有序地围绕太阳运转还是由于“上帝”的第一推动力。宗教信仰不会是全部的原因吧?

  我们无论是继续发展经典的经络模型,还是探索现代科学基础的针灸理论模型,目的是容纳和解释针灸医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穴位、新技术,为针灸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为针灸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应用提供继续发展的平台。古典经络模型曾经很好地服务于这一目的几千年,新的模型能够达到这些目标吗?(巩昌镇 美国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