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第四届国医大师医道传承⑱】陈民藩辨治肛肠病思想

作者:石荣 王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2506次 更新:2022-12-01
  
存体寡损,顾护生机”理论是陈民藩指导肛肠疾病外治的思想精髓。“存体”即尽可能地保留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寡损”即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少损伤肛门的皮肉筋脉。他“内外并重,辨证辨病结合”的学术思想,既体现了中医肛肠诊断的特色,也丰富了中医肛肠专科的治疗方法。


国医大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陈民藩在数十年肛肠科临床实践中,始终坚持中医药特色,推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传承创新肛肠疾病辨治理论与治疗方法,最终形成了中医特色鲜明的肛肠疾病辨治思想。

存体寡损 顾护脾胃


“存体寡损,顾护生机”理论是陈民藩指导肛肠疾病外治的思想精髓。肛门位于人体消化道末端,是水谷之糟粕的出口闸门。根据中医学脏腑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藏魄,肛门为大肠的终末出口,故称之为“魄门”。《素问·五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脏使”,指出了魄门的功能,即受五脏支配,与五脏有着密切关系。陈民藩指出魄门为人体的“方寸之地”,故手术的治疗理念与术后疗效,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故陈民藩提出了肛肠疾病外治法的“存体寡损”理论。“存体”即尽可能地保留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寡损”即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少损伤魄门的皮肉筋脉,为魄门这个方寸之地保留一份生机。
传统的肛门疾病手术存在一些弊端,如由于肛门部位的特点及手术视野局限、欠佳,一些手术操作者在术中不注意肛管皮肤保护,对肛管组织切除过多,导致出现肛管狭窄;或术时使用痔疮硬化剂注射过量,导致出现肛管过度硬脂或肛管溃烂;或对于肛肠脓肿、肛瘘采用完全切开或切挂术式,使手术创面大、术后易出现肛管缺损、肛液外溢或肛门失禁等后遗症。因此,陈民藩对专科手术操作,主张手法轻巧细致,手术切口选择宜小,对肛口组织损伤宜少,术中止血应及时。他认为在痔切扎术时,要注重肛管口径的保持,对术中可能发生肛管狭窄的患者,采用松解或指扩术结合术式;对肛门脓肿范围大、肛瘘弯曲纤维化严重的患者,要采用部分切开术式,如切除缝合术式、部分切开留皮桥术式、多切口引流术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陈民藩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机体正气不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更需后天水谷精气的补充。脾能健运则正气充盛,抗病力强;脾失健运则正气不足,抗病力弱。因此,陈民藩强调顾护脾胃之气应贯穿肛肠疾病治疗始终。疾病早、中期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或祛邪扶正并举,后期以扶正顾本为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均能使脾胃功能受损。肛肠病多为湿热下注而致,用药多苦寒,易伤脾胃。陈民藩在临证中处处顾护脾胃之气,在清热利湿之时,不忘健脾益气;对虚寒型病例用药时,少用苦寒之品,需用时则改炒用。

辨病辨证 内外并治


陈民藩在肛肠外科临床实践中,始终注重整体辨证论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外病内治、术后调理的理法方药体系。对痔、肛裂、肛窦炎、肛旁炎、脱肛等专科疾病都有整体辨治的分型与方药。结合现代医学特点,陈民藩灵活把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辨病有机结合,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工作。他“内外并重,辨证辨病结合”的学术思想,既体现了中医肛肠诊断的特色,也丰富了中医肛肠专科的治疗方法。

内治以清湿热为主,全面兼顾

陈民藩认为肛周脓肿病机多为湿热下注肛肠,致湿热毒邪蕴结,气血瘀滞,经脉阻塞,故多为实证或本虚标实证。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多湿、多热,患者易感湿热之邪。湿性趋下,肛肠疾病病位属下焦,多为湿热下注而致。因此陈民藩主张肛肠疾病多从湿热论治,在具体应用时根据病性病位灵活使用。
陈民藩在辨治肛肠疾病时,除用仙方活命饮等经典方剂外,他的经验方多为二妙散加味衍化而来。二妙散出自《丹溪心法》,由苍术、黄柏组成,可治疗湿热下注之瘘证、女性黄带及下部湿疮。方中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二药相伍,共成清热燥湿之效。此外,陈民藩还借鉴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筛选了鬼针草、土茯苓等有抗菌、抑菌功效的中药,与二妙散配伍使用,以加强清热利湿解毒作用。

因春季多风,夏季多暑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陈民藩临证善于根据四季变化灵活配伍,如春季加防风,夏季加佩兰、荷叶、薏苡仁,秋季加元参,冬季加荆芥等。他还会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加以辨证分析治疗,且重视对兼夹证的分析,做到辨证论治主次兼顾。

外治多用经验方药,便捷效佳

陈民藩重视肛肠病内外并治,其中外敷药最为常用,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起效快,使用方便,易为患者接受。但是西药制剂作用单一,不能同时兼顾止血、止痛、消肿、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而临床实际则需要全面兼顾的治疗方法,这正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陈民藩强调整体观念、内外并治、辨证辨病结合,并运用“酸涩收敛”理论研制了紫白膏、消炎生肌膏、消痔洗剂等一系列外用剂型,验之临床有独特疗效。

紫白膏(地榆、紫草、白及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应用于痔疮术后患者,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肛瘘术后外用消炎生肌膏,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消痔洗剂(马齿苋、大黄、芒硝、明矾、威灵仙等)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祛瘀之效,可治疗术后肛缘水肿、肛门疼痛,促进局部伤口愈合。消痔洗剂还可配合熏洗坐浴仪应用,更加便捷有效。


重视创新 知常达变


陈民藩重视从中医古籍中汲取理论营养,也重视收集当今国内外专科的学术发展动态。他专科理论知识渊博,在临床实践中对枯痔疗法、结扎疗法、挂线疗法、中药内治外用疗法的认识与应用达到较高水平。

陈民藩在继承前贤经验的基础上,十分重视改进创新。比如,枯痔丁疗法、枯痔散疗法是中医传统肛肠疾病治疗方法,数百年来被广泛应用,但旧式疗法含砒剂,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砒中毒。20世纪50~70年代,陈民藩开始了规范枯痔丁应用的临床研究,最终制订出有砒枯痔丁的用法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陈民藩带领团队研制了新式无砒枯痔丁及枯痔液,推动肛肠科枯痔疗法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再如,挂线疗法是肛瘘的传统外治法,陈民藩深得该疗法精髓是慢性切割,使瘘道切断与组织修复同步进行,进而最大程度保护肛管直肠环的功能。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挂线疗法还有引流作用、止血作用、标志物作用等,因此创新性地把该方法应用于深部肛门肠周围脓肿、肛裂、肛门狭窄、盆底肌肥厚综合征等疾病。陈民藩对肛瘘的挂线疗法应用也是有常有变,不单应用于一般高位肛瘘,也把挂线疗法加以演化,形成多挂线术式、切挂留皮桥术式、挂线旷置引流术式、低位挂线术式、婴幼儿肛瘘挂线术式等新的手术方式。陈民藩也注重现代仪器、现代技术在肛肠科的应用,如肛肠动力测定、核磁共振、医用微波技术、超声波技术、镇痛技术等,丰富发展了中医肛肠专科诊断与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