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补泻分型 刺灸各宜——陈大中临证经验

作者:陈大中 来源: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点击:28046次 更新:2022-06-02
  

  陈大中,男,江苏无锡人,1909年6月生。1927年高中毕业后,从师张继録、陈鼎学针灸、内科八年。1935年〜1954年,历任无锡中西病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嵩山区第四联合诊所副所长等职。1954年9月迄今,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针灸医师;陈氏对妇女宫颈癌、恶性嗜铬细胞痛、高血压病、严重失眠、眩晕症、顽固性肢泻症、各类痹痛等症,治疗上有独到之处。曾编写过针灸讲义三册,合编二册及针灸图谱一册;并研制“代针丸”、“针刺持针钳”、“电耳针仪”,特别是无创伤性“导气疗法”,已通过上海市市级鉴定。陈氏发表论文著作达四十余篇。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中国传统医学教授,附属瑞金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上海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针炎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上海针灸杂志副主任编委。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陈氏认为,“灸焫贵在补泻”、“微针全仗手法”、“选穴必须精简”、“重视经外奇穴”。


  1.论灸法分补泻

  病有寒热虚实,治分温凉补泻。一般医家认为针法属泻,灸法属补,如是,则否定了针法或灸法的实际意义。

  古代文献对灸法的补泻早有记载,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风寒冰冽……其治宜灸焫”。以上指出,“艾灸”疗法有着散寒行血的功能,属于泻法的范畴。现列举部分病例,作进一步阐述。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心肝火旺等病机。治宜平肝潜阳,清热熄风为主。但陈氏采用艾灸疗法治疗此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①处方:百会、足三里、悬钟。②方法:纯艾绒麦炷直接灸每穴七壮(均用疾吹其火的泻法),足三里、悬钟两穴灸后贴橡皮膏发灸疮。③穴义:百会为督脉,位于巅顶,手足三阳经之交会六。补之能升阳醒脑,泻之能潜阳安神。足三里为针灸四总穴之一,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调节血压升降的功能。悬钟别名绝骨,为八会穴之一,泻之能醒脑安神,补之能健脑益髓。三穴相伍有着平衡阴阳,通调气血的作用。


  2.辨证论治,必须结合补泻手法

  陈氏在辨论分型、循经取穴的同时,强调补泻手法。现举例如下:

眩晕症:眩晕是一种自觉症状,导致眩晕的原因较多,根据各家学说及临床所得,进行辨证分型,循经施治:

  (1)肝阳上扰型:①治则:平肝潜阳,养阴安神。②取穴:针太冲,先泻后补(徐疾法),内关、三阴交均补(徐疾法)。③穴义:太冲是足厥阴肝经原穴、俞穴,五行属土,四关穴之一,有疏肝平肝柔肝之功;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通于阴维,泻之能宽胸顺气,补之能安神宁心;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之要穴,为肝脾肾三阴经之交会穴,补之能养血安胎,泻之能活血行血,孕妇慎用。

  (2)气血虚亏型:①治则:健运脾胃,补养气血。②取穴:少府、劳宫,均用徐疾补法,太白、冲阳先泻后补(徐疾法)。③穴义:少府与劳宫分别为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荥穴,五行属火,火经火穴,能调节心与心包经的功能作用,补之有健脾和胃之功,泻之有疏肝健中之效。太白为足太阴脾经之原穴、俞穴,五行属土,土经土穴,能调节足太阴脾经之功能,补之能补肺益气,泻之能清心养血。冲阳为足阳明胃经之原穴,有着和中健中之功效。

  (3)肾精不足型:①治则:偏阳虚者,补肾助阳;偏阴虚者,补肾益阴。②取穴:经渠为主穴。偏阳虚者加太溪,偏阴虚者加复溜。③穴义:经渠为手太阴肺经之经穴,五行属金,金经金六,能调节手太阴肺经之功能,金生水,能清心益肾;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俞穴,原穴,配经渠有壮肾阳之功;复溜为足少阴肾经之“经”穴,五行属金,金能生水,配经渠有益肾阴之效。

  (4)痰浊中阻:①治则:化湿祛痰,健脾和胃。②取穴:阴陵泉徐疾传法,丰隆徐疾补法,公孙先泻后补(徐疾法)。③穴义: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泻之能分利水湿;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为化痰要穴,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先泻后补,既能化湿安中,又能健脾和胃。


  3.选穴精简

  陈氏选穴精简,常有仅选一穴而起沉疴痼疾者。

失眠症:失眠的病因很多,张景岳概括为“有邪与无邪”两类,他说:寐本乎阴,神其主也……,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在临床上常见终年服用中西药物而无效者。陈氏仅选用“三间”一穴,通治各类失眠,虚者补之,实则泻之,并作了102例的临床小结,有效率达95.09%。三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俞”,五行属木,泻之有健脾化痰之功。补之有宁心安神之效。 


  4.重视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均来自历代先贤的临床总结,如正确地用于临床,能起沉疴于倾刻。

急性腰扭伤:本症为常见病,严重者痛苦万分,甚至呼吸时加剧,陈氏选用印堂,一针奏奇功。

印堂位于两眉之间,属督脉循行所过,与腰背脊柱息息相关;自上而下进针一寸许,运用捻转先泻后补,徐疾手法。在运针时,嘱患者扭动腰部;幅度由小而大,一般在1、2分钟内,痛势逐步减轻而至消失。经过66例的临床观察,有效率为90.9%。此为循经选穴,下病上取之法。


  二、医案选


  例1:慢性腹泻

  黄XX,女,59岁,门诊号73—12632。

十余年来,大便时溏时泄,稍进油腻或生冷瓜果,即腹泻。每天多达十余次,从无腹痛。久经中西医治疗,迄今未愈。纳差,脘腹胀满,形体畏寒,面浮跗肿,神疲消瘦。脉濡细,舌淡、苔白。拟诊为脾虚湿困,运化失司,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治拟温中健脾,分利水湿。

  处方:章门、关元、公孙、阴陵泉。

  治疗经过:章门、关元穴徐进而疾出,并用温针灸温摄下元之气,以健脾升阳;公孙、阴陵泉疾进徐出,分利水湿。隔日1次,针治3次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针治7次后,便泄转溏,12次后,太便完全正常,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例2:泄泻

  江XX,男,68岁,干部,门诊号74—31860。

  两年前,因食物中毒,尔后腹泻,每逢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泄,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沉细。拟诊为年老体衰,脾虚及肾,命门火衰。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肠鸣腹泻,又称为“五更泄泻”。治拟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处方:太白、太溪、脾俞、肾俞、关元

  治疗经过:脾肾之原太白、太溪,徐进疾出,调畅脾肾两经之经气;脾俞、肾俞、关元,各麦炷直接灸七壮,扶脾气,温肾阳。每周针灸2次,针治3次后,症状改善,针治20次后,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例3:腹泻

  杨XX,女,57岁,工人,门诊号73—23679。

  自诉平素胸胁胀闷,嗳气泛酸,便前常有肠鸣腹痛,脉细弦,舌质淡红,苔薄腻。此为肝失条达,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故腹痛泄泻不止。治拟抑肝扶脾。

  处方:行间、大陵、公孙、阴陵泉。

  治疗经过:肝经荥穴行间,心包经之原穴大陵,用提插泻法,疏泄肝气;又取脾经之络公孙,脾经之合阴陵泉,提插补法,扶运脾气。针后腹痛缓解,大便成形,针治7次腹泻得止。

  【按】慢性腹泻的基本病机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泄泻日久,久病及肾。因此在临床上,补脾运中是一个基本治法,但脾病及肾或肝脾不和腹泻,又需辨证论治,上述三例慢性腹泻,病因各有不同,症状各异。按中医辨证采取不同穴位和针灸补泻方法,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例4:盗汗

  陈XX,女,45岁,棉纺厂工人,门诊号82—1426,1982年11月9日初诊。

自诉今秋患寒热病后,每天夜间睡后,大汗淋漓,醒后即止,病已5月。望诊: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舌质红,苔黄。问诊:中脘痞满,伴有低热,合目则梦境纷绘。闻诊:讲话语音低微。切诊:脉象弦滑,脘间按之作痛,依据四诊分析,证属伏邪未清,湿浊积滞交阻中焦,脾气失运,治宜宣解伏邪,化湿导滞,疏通三焦为法。

  处方:曲池、支沟、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

  治疗经过:曲池徐疾泻法,支沟徐疾补法,阴陵泉徐疾泻法,阳陵泉透足三里徐疾先泻后补,复留徐疾补法。1982年11月12日复诊,自诉针后当天即安然入睡,未再出汗。自觉脘部痞满见减,大便已通,知饥思食,腻苔见化、脉象虚弦。原方去复溜,加三阴交针治1次,以善其后。

  【按】睡中汗出,醒后即止,谓之盗汗。盗汗有外感、内伤之殊,其治亦截然不同。内伤盗汗,多由阴虚内热,阳热亢盛所致,治以养阴清热,补血敛汗为法;外感盗汗,多因邪客少阳,伏邪不清为病,治以疏导少阳经气、透邪清热之法。本案乃属伏邪未清,兼挟积滞。前医早投补益之剂,以致暑湿之邪淹缠不楚,针取手少阳之经支沟,足少阳之合阳陵泉,佐以手足阳明之合清热透邪,足太阴之会利水化湿。针治1次,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