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同步行针 对穴配伍——吕景山临证经验

作者:吕景山 来源: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点击:32357次 更新:2019-11-27
  

  吕景山,男,原籍河南洛阳,1934年11月生。十八岁考入山西省太原卫生学校医士班,二十一岁就学于北京中医学院,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 作。1964年-1965年进修于中央卫生部举办的援外针灸班;1975年-1977年参加援外医疗队赴喀麦隆共和国工作;1978年-1979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深造。著有《实用针灸手册》(与杨占林合编),《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并撰写论文数十篇,其中“阳陵泉在临床上的应用”、“气会膻中在临床上的应用”两篇曾获山西省优秀论文三等奖。现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针灸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特长

  1. 同步行针法的应用

  所谓“同步行针法”,就是左、右两手持针同时捻转行针,捻转的角度以不超过90度为宜,捻转的频率一般在每分钟200次左右,行针时间多在3 ~ 5分钟, 也可休息5〜10分钟,再行针2〜3次,其具体操作有如下几个方面:

  (1)同一经同步行针法:是指在同一条经上取2〜3穴(即连锁取穴法), 术前左右手各持一针同步捻转。如:冷风湿痹、下肢不遂、痿壁、瘛疭、坐骨神经痛等证,选取环跳、阳陵泉,运用同步行针法,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又如: 阳明热盛所致牙痛,咽喉肿痛等证,选取曲池、合谷,运用同步行针法,清泻阳明,消肿止痛。例如:1985年冬月,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左上牙(第一、二磨牙) 疼痛三天佘,取曲池、合谷(均为右侧),施以同步行针法,持续捻针2分钟,疼痛缓解;又行针3分钟,痛处麻木酸胀,共留针30分钟,行针3次,病愈。

  (2)同名经同步行针法:是指选取上、下肢同名经的穴位,术者左右手分 别持针同步捻转。如:治疗少阳病胁肋疼痛、肋间神经痛、习惯性便秘,妇女孕期便秘、经前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等症,选用支沟、阳陵泉(均为左侧)。运用 同步行针法,和解少阳,调理气机,通络止痛,清热通便。例如:1978年初夏, 一位青年妇女。妊娠四月余,近两月来,大便秘结,3〜5日一行,腹部胀满, 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热郁于内,腑气不畅,取支沟、阳陵泉,同步行针即感轻快,腹胀减轻,当晚,大便畅行1次。以后,每次便秘,均依前法施治而愈。

  (3)左右交叉同步行针法:是依据八脉交会六的原理,选取上、下肢左、 右侧相关的六位相配,采用同步捻转,如:后溪、申脉,用于治疗癲、狂、痫、 脏躁证(癔病)及脊髓空洞症。例如:1972年一位中年女性,因惊恐,遂致心神不安,惊悸多梦,夜寐不实,下肢软弱无力,不能行走,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心神失养、血脉不和,取申脉、后溪,针治1次,患者自觉下肢有力,可下 地行走。前方加神门、三阴交,又针3次。诸症悉除。

  (4)前后对应同步行针法:是依据俞募配穴的原理,选取胸腹与腰背、四肢内侧与四肢外侧的对应点为针刺点,施以同步捻转、雀啄行针法。适于治疗各种扭、挫伤,肢体局部疼痛等症。例如:1976年夏季,一位男性青年学生,因打球将腰扭伤,致使腰部疼痛不已,行动不便,以手扶腰直立而行,触摸右侧大肠俞穴位周围有明显压痛,急取背部大肠俞与腹部的对应点,行针3分钟,疼痛减半,又行针2次,共留针30分钟,痛止病愈,腰部活动自如。

  (5)异区同步行针法:是依照头皮针之刺激区,结合病情选区、配区,采用同步行针法,如:肢体瘫痪者,取相应的运动区;感觉障碍者,取相应的感觉区等等。例如:1972年仲春,在全国头针学习班任教时,一位中年男性农民,患下肢不遂两年余。西医诊为“脑血栓”,经多方治疗,包括用头针治疗20余次,仍然行动不便,下肢不能抬举,足尖拖地行走,据情选取下肢运动区,感觉区,施以同步行针法,前后捻针3次,每次5分钟,留针30分钟。针后,患者感觉良好。当第二次行针时,患者自觉有一股热流直奔足趾,患肢已能抬高30cm。之后,依前法治疗10余次,行走如常。

  2. 选用对穴,相得益彰

  “对穴”之说,散见于历代中医针灸著作之中,吕氏受内伤杂病运用“对药” 的启发,在学习前人理论和结合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主张以对穴立论,并有所发挥。所谓“对穴”,就是指两个穴位配伍应用,使其具有开合相济、动静相随、升降相承的作用。用穴与用药同理,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抓住病机,确定治法,熟悉穴性,遣穴处方,这是提高疗效的根本所在。用穴的基本原则为“精疏”。所谓“精疏”,就是根据症候,选穴精练,才能达到效专力宏的目的,兹举“对穴”数则:

  (1)人中、风府,酲脑开窍:人中,为督豚俞穴,具有祛风清热,调和阴阳,醒脑开窍,回阳救逆,镇静安神,通络止痛之功;风府,为督脉俞穴,又是督脉与阳维脉之交会穴,具有怯风散邪,醒脑开窍,清热泻火,镇静安神之效。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行于脊里,入脑属肾,与脑、脊髓、肾联系密切。二穴伍用,一前一后,祛风散邪、醒脑开窍、通络止痛之力益彰。用于治疗晕厥、卒中、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急性腰扭伤等症。如用于卒中急症,牙关紧闭不开,不省人事,补人中以开噤,通阳安神;泻风府以驱舌本之风,针三阳之经,可使关窍立开,人即苏醒,语言自利,转危为安。此外,诸如口眼喁斜、偏枯、半身不遂等症,虽有中经、中络之别,但与卒中异流而同源,选用前法,均有良效。例如:1969年初秋的早晨,一位青年男性医生突然昏仆,面色苍白,汗出如洗,急以寸针,速刺风府、人中,行针片刻,人即苏醒。另外,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1975年末,一位法国商人,因打高尔夫球不慎,将腰扭伤, 以致经筋受损,左侧腰部疼痛不已,活动受限;勉强直立行走,依照上法,行针1分钟后,疼痛大减(患者自觉疼痛去2/3),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共行针3次, 30分钟,痛止病愈,腰部活动自如。

  (2)膻中、内关,调气开窍:膻中,为任脉俞穴,宗气之海,气之会穴,心包经之募穴,足太阴、少阳,手太阳、少阳与任脉之交会穴,具有调气降逆、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宽胸利气之功,善治气分病证;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俞穴、络穴,别走手少阳三焦经,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阴维脉相通,具有清泄包络、 疏利三焦、宽胸理气、和胃降逆、镇静止痛之效,善治胃、心胸诸疾。任脉, 总任一身之阴经,为阴脉之海,与手三阴经脉交会,与妊娠有关;手厥阴之别络沿本经上行,维系心包,络心系,与心联系密切。二穴相合,并走上焦,开胸散结,降气化痰,通窍醒神之力益彰。用于治疗气厥、脏躁(类似癔病)、失语(功能性者)等证。证属气滞者,膻中穴效如桴鼓;若属气虚者,似非所宜。膻中穴之刺法,多取鸡爪刺,即向前、后、右、左斜刺,其目的在于散气行滞。例如:1979年初秋,贾得道所长的外甥因情志不遂而致失语(癔病性失语),曾邀某保健站的医师诊治,针剌哑门、廉泉、上脘、气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前后行针4个小时,病情仍未缓解。翌日下午求诊,患者表情淡漠,心中明了,尚不能言,舌淡、苔白、脉弦。选取膻中、内关,留针45分钟。每隔10分钟针1次, 每次持续捻针5分钟,当行针30分钟时,突然言语恢复,之后,又发病2次,均守上法施治而愈。

  (3)合谷、曲池,解表退烧: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俞穴、原穴,乃本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与三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调整人体气化功能的要穴,具有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解表,清热退烧(清泄肺气),通降肠胃,镇静安神之功;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俞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穴,“按合治内腑”的道理,本穴具有通调腑气,疏风解表,调和气血,消肿止痛之效。曲池走而不守,合谷升而能散。二穴相合,通经接气,清热散风,为清理上焦之妙法。合谷、 曲池伍用,出自《针灸大成•席弘赋》:“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 为之主。”头为诸阳之会,耳、目、口、鼻、咽喉为之清窍,禀清阳之气,以合谷之轻,载曲池之走,上行头面诸窍,以收其清散之功,故能扫荡一切邪秽。调整人体气化功能。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牙痛、喉痛、鼻衄,证属风热为患,上扰诸窍者;上肢不遂,肘臂疼痛,麻木,手指挛急,以及风疼块(荨麻疹)。 例如:1965年孟春,一位中年妇女,因起居不慎,以致感受风寒,恶寒发热(体温39 °C),头痛,身痛,舌苔薄黄,脉浮稍数。脉症合参,证属素有蕴热,复感风寒,治宜疏风解表,清热退烧。处方:大椎、曲池、合谷。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起针之后,患者自觉周身轻快,体温降至38°C,翌日二诊,已退烧,全身无不适之感。

  (4)大椎、束骨,解表退烧:大椎,为督脉俞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为诸阳之会穴。本穴具有宣通一身阳气之功,故可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气降逆,肃肺调气,清心定志,镇静安神;束骨,为足太阳膀胱经输穴, 乃本经脉气所注,为俞木穴,该穴具有宣通太阳经气,疏风散寒,发汗解表之效。大椎穴功用突出一个“清”字,束骨穴功用侧重一个“解”字;大椎以宣散为主,束骨以疏通为要。二穴相合,宣通上下,调和营卫,解表退烧,发汗解肌之功益彰。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落枕等症。感冒证, 属风寒者,宜针、灸并用,亦可针后加拔火罐:证属风热者,针刺用泻法,只针不灸,或三棱针点刺放血。例如:1968年孟冬,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因沐浴之际感受风寒,以致恶寒发烧,鼻塞流涕,头身疼痛,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体温38.5°C,取穴大椎、束骨,针刺用泻法,针后加拔火罐,得气后,患者自觉周身燥热,额上汗出,此时谨守病机,继续持续捻转行针。随之寒热顿除,体温降至正常。嘱其回家静养,谨防重感风寒。

  (5)少商、商阳,清热解毒:少商,为手太阴肺经井穴,乃本经脉气所出, 为井木穴。依“病在脏者取之井”(《炅枢•顺气一日分为回时》)之理,以三棱针点刺本穴放血,具有通经气,活气血,泄肺热,通窍络,苏厥逆,利咽喉, 消肿痛之功;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乃本经脉气所出,为井金穴,依“病在脏取之井”之理,针刺本穴,有醒神开窍,解表退热,开郁散结之效。按脏腑经络生克制化理论,金能克木;按脏腑经络阴阳理论,少商属阴,性柔,商阳属阳,性刚。二穴伍用,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刚柔相济,阴阳协调,相得益彰。 疏通经脉中之气血凝滞,清泄脏腑之郁热,醒神开窍,启闭开关之功增强。手太 阴肺经经脉,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属大肠络肺。肺为脏,属里;大肠为腑,属表。少商宣肺解表,突出一个“解”字;商阳开郁散结,清热退烧, 侧重一个“清”字。二穴相合,一清一解,表里双解,清热退烧,散邪解表之功增强,用于治疗乳蛾,喉痹(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感冒,流行性感冒,中暑,中风闭证。例如1965年冬月,正值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大流行,一位男性青年学生患急性咽喉肿痛难忍,伴有发热恶寒,四肢酸痛,烦躁无汗,咽部焮红,急拟三棱针点刺少商、商阳放血,患者自感轻快,令其饮水试之,似觉疼痛减轻过半,翌日病愈。

  (6)攒竹、三间,清热明目:攒竹,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为诸阳气集聚之所,本穴有宣调太阳经气,祛风散邪,清热明目,通络止痛之功;三间,为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注,乃本经输木穴,奋疏调大肠腑气,宣泄邪热,清利咽喉, 消肿止痛之效。攒竹、三间伍用,出自《百症赋》:“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按:目中漠漠即视物不明)。攒竹穴升清,三间穴降浊,攒竹以解表为主,三间以清里为要,二穴伍用,一升一降,一清一解,相互制约,相互为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力益彰。用于治疗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视物不明, 证属肝胆火旺者。例如:1955年夏日,一位男性,目赤肿痛,怕光,流泪,视物 模糊不清3天余,西医诊为“急性结膜炎”,舌苔薄黄,脉弦数。脉证合参,证属肝胆火旺,上扰清窍,治宜清热凉血,消肿止痛。处方:攒竹、三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后旋即视物明亮,疼痛减轻,依法连针3次,热退肿消痛止。

  (7)合谷、光明,清热明目: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过,乃本经原穴,有通经活络,疏风解表,清泄肺热,通降肠胃,镇静止痛之功;光明,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乃本经络穴,按其络穴之特性,具有清泻肝胆之火,祛风明目,通络止痛之效;合谷穴宣清导浊,光明穴升清泻火,二穴伍用,一升一降, 升降和化,清热泻火,祛风明目之力益彰。用于治疗目赤肿痛证属肝胆火旺者, 假性近视,夜盲证,视神经萎缩等。二穴相合,善治一切眼病,不论是外眼病变,还是内眼病症,均宜使用。证属肝胆火旺或阳明燥热者,针刺均用泻法;若证之虚实难辨者,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近年来,用于治疗少年假性近视多人,近期疗效尚属满意,视力均可提高0.3〜0.5。例如:刘XX,女性,18岁, 于1981年3月10日初诊。自诉近半年来上课时,发现看教师写的板书模糊,继则就看不见,伴有头昏,头痛,经XX医院检査,诊为:近视。视力:左眼0.5,右 眼0.3。近视度数:左眼210,右眼275。处方:合谷、光明。进针10分钟后,自觉视物明亮。依前法治疗5次后,视力提高:左眼1.0,右眼0.8。

  (8)上星、禾礙,清热止血:上星,位于鼻根直上方,为督脉经穴,有激发本经经气,祛风明目,清热止血,散邪通窍之功,禾髎,居于鼻下两旁,为手阳明经大肠经穴,有疏泄本经邪热,行气开窍,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效。二穴伍用,一上二下,三者鼎立,直达病所,通经活络,行血散瘀,清热止血,启闭通窍之功益彰。用于治疗鼻衄,慢性鼻炎等症。例如:1982年暑月,一位中年妇女,鼻出血三天不止,时轻时重,时出时止,治之不效,伴有头晕,眼黑,疲乏无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证属阳明热盛,久而化火,火性炎上,灼伤阳络,先宜清热凉血为治。取上星与禾髎,针刺用泻法,留针25分钟。翌日复诊,自诉针后未见出血。守前方,又治2次,病情稳定。为巩固疗效,前方加二间、内庭、足三里,健脾和胃,益气生血以善其后,又治疗5次, 病愈症除。二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9)鱼际、太溪,滋阴降火:鱼际,为手太阴肺经穴,乃本经脉气所溜,为荥火穴,具有宣肺止咳,清热泻火,清利咽喉,消肿止痛,和胃降浊之功;太溪,又名吕细,为足少阴肾经俞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输土穴、原穴,具有滋肾阴,退虚热,壮元阳,利三焦,补命火,理脑宫,补肝肾,强腰膝之效;鱼际穴功用突出一个“清”字,太溪穴功用侧重一个“补”字;鱼际以泻火为主,太溪以滋阴为要。二穴伍用,一肺一肾,一补一泻,子母相生,滋阴润燥,清热退烧,止咳止血之功益彰,用于治疗虚劳,肺燥,咽喉肿痛,证属阴虚火旺者。 盖虚劳一证,多由脾肾两亏,阴液枯涸,不能上滋心肺,以致火炎肺痿,遂成虚损症,施治大法,宜仿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汤之意立法,清热以减弱肺金之势,滋阴液以润肺燥。曾治一位男性患者,咽干舌燥,咽喉疼痛,时轻时重,已二年之久,舌红少苔,脉细数,取鱼际(泻法)、太溪(补法),连针10次,肿消痛止。

  (10)支沟、阳陵泉,和解少阳:支沟,为少阳二焦经俞穴,金火穴,有调理脏腑,通关开窍,活络散瘀,行气止痛,清利三焦,通调腑气,降逆泄火之功;阳陵泉,又名筋会,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入,属合土穴,有和解少阳,疏肝泄胆,清泻湿热,祛除风邪,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效;支沟以清利三焦之气为主,阳陵泉以疏调肝胆为要。二穴伍用,一上一下,同经相应,同气相求,疏散郁结,和解少阳之力增强。用于治疗少阳病、胆囊炎、慢性肝炎症见胁肋疼痛者,肋间神经痛,习惯性便秘,妇人妊娠大便秘结,妇人经期乳房胀满,经行不畅等症。曾治一位男性患者,头晕、目眩,系由感受风寒未能及时治疗所引起, 脉症合参,属少阳证。取支沟、阳陵泉,针刺先后行针、守气、调气20分钟,患者全身顿轻快,起针之后,嘱其休息,不必服药,翌日,诸恙悉除。支沟、阳陵泉伍用,出自《针灸大成·胜玉歌》:“胁下肋边痛,刺阳陵而立止,于应在支沟。”

  (11)建里、足三里,健脾和胃:建里,为任脉经穴,具有健中宫,和脾胃,调升降,消食宽中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俞穴、合六,有调脾胃,理气机,化积滞,消胀除满,行气止痛,强壮健身之效。建里以强健中宫,升阳降逆为主。足三里以补益脾胃,和中降浊为要。二穴相合,一升一降,升降协调, 健脾胃,补中气,疗虚损,增食欲,促运化,止泄泻之力倍增,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疼痛,慢性泄泻,自汗,倦怠无力等症。 二穴伍用,多用补法,或针灸并用,或重用灸法,曾治一位男性中年患者,患慢性泄泻达八年之久,大便稀薄,每日更衣4〜5次,伴有食欲不振,疲乏无力, 腹痛不舒,腹部平软,舌淡,苔白,脉细弱(以右关、尺脉尤甚),脉症合参,证属脾肾阳虚,运化无力,清气下陷之证。处方:建里、足三里,针剌用补法, 针灸并用,重用灸法。依法施治,连续治疗10次,病情大有转机,饮食倍增5精神好转,大便次数减少,日行3〜4次,遵前法,针灸10次,诸恙悉除,大便成形,日行1〜2次。

  (12)合谷、足三里,升清降浊: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兪穴,又是本经琢穴,按“五脏六腑,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病,应出十二原”(《灵枢·九针十二原》)的理论,它不仅能 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解表,清热退烧,通降肠胃,镇静安神,调整全身功能,而且对肠胃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根据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本六能使胃的蠕动减弱,缓解痉挛,对松弛幽门痉挛有显著疗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俞穴,又是本经合土穴,按“同气相求”、“合治内腑”、“手足阳明经相通”的理论,本穴能调理肠胃,理气消胀,化滞除满,降浊通便,理肠止泻,据现代实验研究证明,针刺足三里可以调整胃的蠕动,使蠕动弱者加强,蠕动亢进者弛缓,并可使胃液的总酸度和游离酸度趋于正常。合谷为大肠经原穴,五行属火;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五行属土,二穴伍用,有火土相生之妙用。合谷穴清轻宣气,以升散为主;足三里重泄下行,以降浊为要。二穴同用,一升一降,清升浊降,理气止痛,消胀除满,降浊通便,止泻之功益彰。用于治疗脾胃不健,升降失调证,症见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硬结,或大便初硬后溏,或急、慢性泄泻。近几年来,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胃肠型),有阳明郁热征象者。1985年3月,一位男性花甲老人,因患胃肠神经官能症而来就诊,自诉:头暈头闷,饮食乏味,食后不消,胃脘胀饱,嗳气频频,大便初硬后溏,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弦。取上穴依上法施治,隔日1次,连针10次,头晕头闷减轻,大便恢复正常,又针10次,纳谷如常,体力倍增,诸症悉除。

  (13)心俞、肾俞,交通心肾:心俞,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乃心气转输之 处,有疏通心络,调理气血,养心安神,清心定志作用;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乃肾气转输之处,有滋补肾阴,强健脑髓,益水壮火,明目聪耳,促气化,利水湿,强腰脊之效。心俞、肾兪伍用,出自《玉龙赋》:“心俞、肾俞, 治腰肾虚乏之梦遗。”盖心位于上焦,属阳,主火,藏神;肾居于下焦,属阴, 主水,藏精。心俞以清心火为主,肾俞以滋肾阴为要。二穴伍用,一清一滋,一补一泻,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平衡阴阳之功益彰。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梦遗,早泄等症,属心肾不交,水火失济者。1966年冬月,一位男性青年,因少年无知,犯有手淫恶习,婚后一年余,阳举而不坚,见色动则精液自泄,伴有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纳谷不香,身倦乏力,记忆力减退,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阴亏及阳,阴阳俱伤,封藏失司。治宜温肾固本,养心安神,交通心肾。处方:心俞、肾俞、 神门、三阴交。每日针次1次,连治7天后,失眠多梦减轻,纳谷已香,体力倍增,原方去神门,加气海,又针5次,肾精未遗,遵前方,前后治疗月余,病愈,为巩固疗效,每周再针1〜2次,并嘱三个月内不能同床,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14)合谷、太冲,平肝熄风: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输穴、原穴,有调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解表,清热退烧,通降肠胃,镇静安神之功;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俞穴、原穴,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舒肝理气,平肝熄风,清热利湿之效。合谷、太冲伍用,名曰“四关穴”,出自《针灸大成·席弘陚》:“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鼻塞鼻痔得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又说:“手指连肩相引痛,合谷太冲能救苦。”合谷属阳,主气,清轻升散;太冲属阴,主血,重浊下行。二穴伍用,一气一血,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行气活血,平肝熄风之功益彰。合谷为阳经有代表性的“原”穴,太冲为阴经有代表性的“原”穴,二穴参合,一阴一阳,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升降协 调,阴阳顺接,斯疾乃除矣。用于治疗头痛、眩暈、高血压证属肝阳上亢者,中风证属“闭证”者,气厥,癫狂,痫证,小儿惊风,失眠,鼻塞,鼻渊(类似慢性 鼻炎,萎缩性鼻炎),痹证。例如:一位中年妇人,因与人争吵,事不随心,以致气机逆乱,血随气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抽搐,牙关紧闭,六脉弦细。取上穴,施同步针法,当行针1分钟后,病人呻吟苏醒,后经随访,一切如常。

  (15)太溪、太冲,滋肾平肝: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俞穴、原穴:有滋肾阴、 退虚热,壮元阳,强腰膝之功;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俞穴、原穴,有疏肝理气, 活血通络,平肝熄风,清热利湿之效。太溪穴突出一个“补”字,太冲穴侧重一个“泻”字。二穴伍用,一肝一肾,一补一泻,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滋肾乎肝,移盈补亏,清上安下,清降血压之功益彰。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头痛、头晕证属阴虚火旺、肝阳上扰者,失眠、多梦、寐而不安证属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者,月经不调,子宫出血属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奔豚气诸症。例如:1965年初夏,一位中年妇女,五年来,经常头昏、头晕、耳鸣、腰 酸、下肢无力、夜卧多梦、时而惊醒、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血压:170/ l20mmHg,脉症合参,证属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肝阳上扰。治宜滋阴降火,清上安下。处方:补太溪,泻太冲,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依法连针3 次,病证减去一半,又针5次,诸恙悉除,血压:140/100mmHg。

  (16)人中、委中,活血通络:人中,为督脉俞穴,位于口鼻之间,有祛风邪,消内热,通窍络,清神志,安心神,调阴阳,止疼痛之功;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下合穴,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调和阴阳之效。人中行上,以升为主;委中走下,以降为重,二穴相合,一上一下,一升一降,和调阴阳,舒筋活络,理气止痛之功益彰。用于治疗腰背拘急疼痛,中暑,急性胃肠炎,热性病之昏迷,休克诸症。二穴参合,善治各种腰痛,属急性者,针刺用泻法;属慢性者,三棱针点刺放血,因具病久入络,血脉不和,经络不畅,故以放血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例如,1965年,一位年过半百之男性患者,因劳动不慎将腰扭伤,疼痛不已,活动受限,晨起尤甚,历经两月余治疗未愈,触按命门穴、大肠俞穴有明显压痛,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涩,取人中(针刺用泻法)、委中(缓刺放血),依次针治1次,疼痛缓解,又针2次,痛止病愈。

  (17)阳陵泉、太冲,舒筋活络: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俞穴,乃本经脉气 所入。为合土穴,又是筋之会穴,有疏泄肝胆,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太冲,为足厥阴俞穴,为本经脉气所注,为俞土穴,有舒肝理气,活血通络,平肝熄风,疏泄湿热之效。胆为腑,属阳,肝为脏属阴。二穴伍用,一表一里,一脏一腑,和调肝胆,理气止痛,疏土抑木,消胀除满,活血散瘀,缓急舒筋之功益彰。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扭伤所致的肩痛,胁肋疼痛,眩晕,下肢不 遂,膝、足疼痛等症。对急性肩痛之症,颇有立竿见影之功,针刺手法:在得气的基础上、边行针边令患者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加大,切勿用力过猛,否则有伤筋之虞。例如:1980年7月,一位列车乘务员,因夜卧受风,以致右肩疼痛不已,活动不利,呈垂肩直行状,依上法施治,针后痛止,活动自如。

  (18)归来,太冲,升阳举陷:归来,为足阳明胃经俞穴,穴属下焦,有调理气机,纳气归元,行气止痛,温经散寒,升阳举陷之功;太冲,又名大冲,为足厥阴肝经脉气所注,乃本经原穴,俞土穴,有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平肝潜阳,镇肝熄风,清利湿热之效。归来穴以升清为主,太冲穴以清降为要。归来穴功用突出一个“补”字,太冲穴功用侧重一个“泻”字,二穴伍用,一升一降, —补一泻,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升阳举陷,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之功益彰。用于治疗睾丸肿痛,小肠气痛,疝气,阴挺(子宫脱垂)等症。二穴参合,善治前阴各种病症,归来穴向前阴方向斜刺,令针感直达病所,若有收缩感,其效更佳。例如:1968年秋,一位中年妇女,患“阴挺(子宫脱垂)” 一年余,自觉气短,乏力,小腹胀,站立尤甚,卧则减轻,腰膝酸软,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肾气不足,中气下陷,治宜补气升提,培补肝肾。处方:归来、太冲,针刺用补法,前后治疗70次,Ⅱ度子宫脱垂病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19)印堂、上脘,镇静止呕:印堂,为经外奇穴,位于督脉循行线上,本穴具有疏风活络,镇静安神之功;上脘为任脉经穴,位于上腹,本穴具有降逆化痰,和胃止呕,安神定志之效。印堂以清上镇静为主。上脘以降浊和中为要,二穴伍用,清上安下,镇静止呕之功益彰。用以治疗晕船、晕车之症,证属升降功能失调。三十年前,他本人晕车,每次发生,始见口中涎沫如涌,头昏,头眩不已,继则胃气上逆,遂有恶心呕吐。先针印堂,进针之后,顿觉轻快,继针上脘,上下同用,其效显著,日后用此法,屡用屡验。

  二、病案选

  例1:气厥(癔病)

  焦XX,女,32岁,保育员,1979年10月15日初诊。

  神志不清,抽搐1小时。患者昔日精神抑郁,惧怕惊恐刺激,1小时前,正在上班的时侯听到一位妇女从背后惊叫,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胸高气满,四肢握固,抽 搐,状如鸡爪。检查:面色红润,呼吸气粗,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四肢偃直,不温, 瞳孔对光反射存在。脉症合参,证属“气厥”。恙由肝气不舒,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 清窍,遂致突然昏倒,不省不事;口噤,握固,肝气上逆,气机闭塞,以致胸高气满,呼吸气粗;阳气被郁,不得通达四末,筋脉失养,故见四肤不温,抽搐。治宜调气散结,宣窍启闭。

  处方:膻中、内关。

  治疗经过:以快速刺入进针,针刺用泻法,当膻中穴针半分钟后,患者渐渐苏醒,继针内关,待得气后。行同步针法,患者自觉心胸畅快,前后留针30分钟,共行针3次,病即告愈,嘱其回家静养,不必多虑。随访六年,未见复发。

  【按】病愈后,当向患者详细询问病史时,自述,“当我听到惊吓声之后,始觉心慌心跳,继则心下发热,似有一股热气自胃脘冲向咽喉,接着眼前发黑,就不知人事了。”

  例2:失语

  X X X ,男,30岁,喀麦隆杜阿拉市某厂工人,1976年6月3日初诊。

  失语17天。患者素日闷闷不乐,于工作之际突然啼哭不已,继则心中明了,不能言语, 伴有心胸胀闷,夜寐不安,乱梦纷纭,纳谷不香,二便自调,急赴xx医院,请x国医生诊治,除服西药片剂外,还采用咽喉喷药治疗。治疗数次,无效,后转私人诊所,用草药治疗,也未愈,复添咳血一症,故前来就医,检査:五官端正,咽喉未见异常,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缓,脉症合参,证属木火刑金,宗气受累,清窍闭阻,遂有失语;肺失治节,心气 不足,心失所养,以致心胸满闷,失眠多梦;木部横逆犯胃,症见食欲不振。先拟舒调气机,开郁利窍,再拟调理心脾,以善其后。

  处方:①膻中、内关。②合谷、足三里,内关、三阴交,

  治疗经过:先刺膻中,以速刺进针,待得气后,施以强刺激,即快速持续捻转,在行针的同时,患者胸高气粗,咽喉如气上冲,当行针5分钟时,则见气上冲胸,破咽而出,立即喊出“杜阿拉”城市之名,起针后,自觉胸中舒畅。翌日二诊,除睡眠欠隹,头昏,纳谷不香外,言语对答如流,守二方施治,又针5次,病愈返里。

  【按】膻中、内关伍用,为调气开窍之法,以上两案,其病机均为气机不畅,窍络闭粗所致,异病同治,谨守病机,取膻中,开胸顺气,行滞散邪,佐内关宽胸理气,和中降逆, 镇静安神。二穴参合,相得益彰。

  例3:气痹

  傅X X,男,47岁,1980年6月9日初诊。

  左下肢抽掣,疼痛16小时。昔患腰痛,每遇生气,劳累之后加重,以胀痛为主,甚则抽掣作痛,痛引左下肢,近日因事不随心,痛疾又发,左髋、脚前外侧抽掣疼痛,痛行足趾。 伴有下肢无力站立,行走不便,并见食欲不振,口干,喜热饮,咽喉不爽,胸闷不舒,时有神志不清,大便偏干,小便清长,日解10余次。舌红,苔薄黄,脉弦。检查:神志清楚, 呈痛苦病容,患肢不可屈伸、抬举,血100/70mmHg。脉证合参,证属“气痹”。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肝藏血,主筋,故肝气不舒;郁而为患,横逆络道,经气闭阻,以致下肢作痛;筋肉失养,遂有肢体软弱不用。先宜开胸顺气,宣通闭阻为治。

  处方:膻中、阳陵泉。

  治疗经过:膻中穴以速刺进针,在得气之后,施以泻法,当捻转行针半分钟之后,膻中穴周围(3 x 3cm),呈充血状,自觉心胸舒畅,左下肢也感轻快,又捻转行针半分钟,左髋部位与大腿疼痛已除,惟小腿外侧略有不适之感,继针阳陵泉(左),针感沿小腿外倒向足趾放射,疼痛顿除,起针后,已能行走,惟感下肢无力。6月10日二诊,自诉针后显著好转,自行来诊。患肢已能抬高,守法再针,针膻中时,穴周围充血减半,6月11日三诊,患肢活动自如,痛止病愈。惟感头脑不清,纳谷欠佳,口干少津,大便偏干,舌淡苔薄黄,配穴处方: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

  【按】气痹一证,俗称气串筋。是指七情内伤,累及筋肉所致的肢体痹痛。“气痹者, 愁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而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立而不能行,攻于左则左不遂,冲于右则右不仁,贯于舌则无不能 言》遗于肠中则不能溺,壅而不散则痛,留而不聚则麻。”(《中藏经》)

  例4:项痛(胸锁乳突肌痉挛)

  邓XX,女,12岁,1979年8月10日初诊。

  起病二月余,阵发左颈项疼痛,多年来午后1小时左右发作,每日发病,痛哭不已,头扭向左侧,久治不愈,故来就医。检查:营养欠佳,面色少华,形痩体弱。用手托着左侧下颌,以阻抗颈项向左侧倾斜,胸锁乳突肌痉挛状态,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脉症合参, 证属气血不足,风中络道,血脉不和,筋脉拘急,抽掣,治宜宣通气机,疏通络道,缓急止通。

  处方:列缺、后溪。

  治疗经过:快速进针,在得气后,施以同步针法,行针1分钟,顿时疼痛缓解,前后留针30分钟,共行针3次,嘱夜卧避风。翌日二诊:病情稳定,未曾发作,遵效不更方之旨,守法再针,囑隔日再诊,以观后效。三诊自述未再发作,其后,又针2次,五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列缺、后溪伍用,是为治疗颈项强痛而设。盖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俞穴、络穴,别走阳明,亦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又是四总穴之一,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止痛之功;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俞穴,乃小肠脉气所注,为俞木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有宣通阳气,宁心安神,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之效,二穴参合,通调任督二 脉,宣通太阳经气,活络止痛之力增强。

  例5:肩痛(肩凝症)

  杨x x,女,60岁,病历号55725, 1965年5月2日初诊。

  两肩臂疼痛四年余。患者于1961年冬,始感两肩臂疼痛,酸僵,沉重,拾举不利,动则疼痛加剧,穿衣、脱衣、梳头均感困难,天阴下雨疼痛加重,遇热痛减,遇寒痛重,且以右侧为重,曾内服中药治疗,未愈。检查:外观大致正常,局部无明显改变,外展60度,高举100度,令患者以手试摸对侧耳朵,仅达百会穴处,舌淡,苔薄白,脉沉弦。脉症合参,证属风寒内袭,经筋受累,经气不利,气血循行不扬.

  处方:阳陵泉、太冲。

  治疗经过:针治1次,疼痛有所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外展:80度。高举:120度。摸对侧耳朵,过百会10厘米处。又针1次,右肩痛消失,但酸重如故,外展,高举: 150度,已摸到对侧耳尖,再针2次,诸症悉减,肩关节活动自如。

  【按】肩痛一证,多与感受风寒有关,亦有经筋受损,气血不和,不通则痛者,根据 “上病下取”之旨,选筋会阳陵泉治之,疗效颇著,尤其对新病患者,或扭、挫伤所致者, 往往可收立竿见影之功。若与太冲参合,其效更著,盖“肝藏血”、“肝主筋”,太冲属肝经“原穴”,尚有调整肝经经气,以达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之功。

  例6:腰扭伤

  xxx,男,51岁,希腊外交官员,1976年7月15日初诊。

  因打羽毛球不慎将腰扭伤三天,以致不能弯腰曲背,呈直立挺腰行走,更不能自行穿脱 鞋袜,咳嗽时疼痛加剧,由妻子扶持而来。检査:命门穴周围有明显压痛,不能前后仰俯,

左右侧弯,下蹲,咳嗽痛甚,舌淡,苔薄白,脉弦。脉症合参,证属外伤经筋,络道不畅, 治宜通经活络止痛。

  处方:人中、哑门。

  治疗经过:上穴均以速刺进针,刺入3〜5分深,施以同步捻转、雀啄术,行针1分钟 后,疼痛减轻一半,休息半刻,又依法行针2次,留针30分钟后,痛除病愈,腰部活动自如。

  【按】人中、哑门伍用,以治急性腰扭伤、挫伤诸症尤胜。盖人中为督脉俞穴,穴在口鼻之间,有祛风清热,调和阴阳,醒脑开窍,回阳救逆,镇静安神,活络止痛之功;哑门亦为督脉输穴,穴居脑后,有通经络,利机关,清神志,畅窍络,疗失语之效,二穴参合,一前一后,相互对应,通调督脉,宣导经气,散疲定痛之功益彰。

(王园花、宋景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