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火针】火针疗法的历史沿革——秦汉时期

作者:刘保延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605次 更新:2015-04-13
  

  火针疗法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历代医家的总结和完善,最终成为一种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展路程是漫长而艰苦的。
  从自然发展规律及考古资料等方面寻根溯源可以推论,火的发明和使用,远古时期砭石术刺病的应用,已为火针疗法的萌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记载的以砭石热熨疗痔的方法,已经有了朦胧的火针疗法的描述。而火针疗法的确切文字记载,首推《黄帝内经》。
  秦汉时期奠定了火针发展的基础
  秦汉时期,我国医学经过了数千年的自然发展已到了理论体系形成的新阶段,现存的这一时期的医学代表作——《黄帝内经》不仅详细记载了当时医家对中医理论的精辟论述,而且就当时的各种医疗方法进行了筛选分类与归纳,为这些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基础。火针疗法就是这一时期,被筛选出的一种疗法。《黄帝内经》是火针疗法的第一次明确记载,从而确立了此种疗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后,火针疗法被医家们广泛应用,治疗范围不断扩大,不但用治痹痛,经筋病,而且用以助阳、发汗、祛邪解表,但因其理论与实践尚不成熟,故其时多有所有误。所以,医圣张仲裁景有感于时医火针多以致祸的现象,在《伤寒论》一书中屡屡言及火针的变证和禁忌证,丰富并发展了火针疗法的内容,使之逐渐发展成为临床治疗中比较成熟的一种实用、有效的疗法。
  《黄帝内经》中称火针为“燔针”或“焠针”,并将火针与当时筛选出的其它针具并称为“九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详述了九针的不同形态和用途:“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针者,头大末锐,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鍉针者,锋如黍栗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峰,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挺,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其中的大针,即火针的误笔。对此,高武在《针灸聚英•火针》中曾解释为:“火针,以火烧之可用,即九针中之大针是也。其针大于气针,故曰大针者。其功能治风邪入舍于筋骨间不出者,宜用之。”扬继洲在《针灸大成•九针式》一篇中则直接将大针称为火针“九曰火针,取法于锋针……”,在“九针图”中也称“大针,一名燔针,长四寸,风虚肿毒,解肌排毒用此。”吴谦《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解释曰:“大针者,即古人之燔针也。”从临床的应用来看,大针针体较粗,不适宜一般的直接针刺治疗,但以火烧之而刺则很容易。从治疗作用来看,《内经》大针以治疗关节水肿积液,而对此治疗唯用火针最好。从以上几点可以认定,大针即为《内经》时代火针的针具。
  《内经》中九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而九针中大针与其它针具相提并论,这说明火针疗法在《内经》时代已经开始自成独立的体系,成为针灸疗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黄帝内经》中将火针疗法称为焠刺法,如《灵枢•官针》篇在论述九种特殊刺法时云:“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输刺……。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其中焠刺即用火针刺治之法。《黄帝内经》中还对火针疗法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施针方法等多方而进行了记载和论述。
  《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刺燔针取痹”的火针治疗证候,开辟了火针治疗学的历史。又进一步提出:“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灵枢•经筋》),明确了火针适用于因寒邪引起的寒痹证候。而因热邪引起的痹证为其禁忌。继而又将火针适应证从寒痹扩展到经筋、骨脉等病的范围。可见当时已经清楚认识到火针的温经散寒作用,并开始辩证施用火针术了。
  在操作方法上,《灵枢•经筋》中提出:“燔针”,“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劫刺”即疾刺疾出的针刺方法,和“以知为数”的术中取效标准,这些基本的方法至今对后世的火针操作还具有重要影响。
  《灵枢•寿夭刚柔篇》记载:“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针对劳心者(大人)和劳力者(布衣)的不同体质特点,分别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揭示火针疗法适宜于体质强壮者,这是《内经》中对火针疗法的又一贡献。
  另外,《灵枢》中还有一些有关大针的论述,如“以取大气不能于关节者也。”“…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九针论),“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十二原),“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官针)。用大针引导经气的作用,治疗关节经气不通和关节水肿。“肠中有虫瘕及蛟蛕……以大针刺之。”(厥病),用治腹中虫证等。这些也是对火针适应证的论述。
  总体而言,《内经》时代已经对火针疗法的名称、针具、刺法、主治、适应证候、禁忌证候及运针方法等有了较明确系统的认识,并在临床治病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其对火针疗法的一些细节问题,诸如针具的质地、热源等未予描述,其应用范围与禁忌亦嫌粗糙,但它是有史可考的,火针疗法第一次系统总结,在火针疗法的发展历程中树立了首座里程碑。
  秦汉时期又一部医学经典《伤寒论》称火针为“烧针”、“温针”,其中尽管未曾直接论述火针的针具、操作、主治病证等,但如《针灸聚英》所言:“烧针法,仲景以前多用之以致祸,故伤寒书屡言之。”即医圣张仲景有感于滥用误用火针的时弊,详细描述了有关的见证,进而提出了有效的补救措施,为火针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火针的变证,《伤寒论》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中均有论述。计达到十余条。
  太阳病误用火针,多致惊。如:“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太阳病中风,经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
阳明病误用火针,可发黄。“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可有神志变化,如“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心怵惕,烦躁不得眠”。
  少阴病,误用火针可见咳、下利、谵语。“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也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伤寒论》不仅详细描述了火针变证的发病过程和病变证候,而且对某些变证提出了补救的措施,如“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有关变证的转归预测《伤寒论》153条言:“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润者,难治”。
  《伤寒论》在论述误用、滥用火针引起变证的同时,最先提出了针孔保护的问题,言道:“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虽然汉代尚未形成无菌操作的观念,但张仲景从反面告诫医生有必要对针孔进行妥善保护,以防感染红肿,并传授了针孔感染诱发奔豚后的治疗方法。若医者在治病过程中充分注意各种引起变证的情况,勿犯其逆,则可以预防变证的发生。
  《伤寒论》没有正而论述火针适应证候,但从其所论变证的发病过程可以推论,汉代火针的应用并未局限于《内经》的范围,而是更多地运用其火热之性,以达发汗解表的治疗目的。虽《伤寒论》对因火针使用不当而致的变证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从反面提出了火针疗法的诸多禁忌证。但是,张仲景并未因此而否定火针疗法的存在价值,相反地,从某种意义上讲,仲景丰富和发展了火针疗法的应用范围和内容,使之逐渐发展完善,成为临床治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简介:刘保延,男,汉族,1955年5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常务副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


2015“中医针灸随手拍国际摄影比赛”已经拉开帷幕,欢迎大家拍摄您身边所见到的中医针灸诊所、医生、患者、文化等一切与中医针灸相关的摄影作品。8000元大奖期待您的到来。投稿地址:http://aipai.sina.com.cn/activity/detail/162/

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www.wfas.org.cn/news/ournews/201503/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