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基于运气学说探讨针灸治未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449次 更新:2018-12-18
  

沈 燕,王文慧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300193)

摘要:中医“治未病”理念由来已久,一直指导于中医临床实践。针灸治未病主要是在适当的时机对机体采取干预,激发机体经络气血,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从而发挥防病保健,减轻外邪对机体的伤害的作用。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求我们在针灸治未病时应当顺应四时规律及机体气血、阴阳、脏腑的升降出入规律。运气学说结合整体观念的思想,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研究天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对人体先天禀赋的形成、临床易患疾病倾向、疾病的发作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大大提高了临床辩证的准确性,丰富了针灸治未病的治疗范围。

关键词:针灸,治未病,运气学说,先天禀赋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Based on Yunqi Doctrine

Yan Shen, Wen-Hui Wang

(Acupuncture Institure in The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CM,Tianjin 300193)


Abstract:The concept of "Preventing illnes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as been guid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TC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s mainly used to intervene the body at the right time, stimulating the body's meridians, vital energy and blood,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of the body, so as to play the role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and reduce the damage of external evil to the body. The thought of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requires us to comply with the four-hour rule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qi and blood,  Yin and Yang of body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and six elements is basees on the five actions of Yin and Yang,and combines the concept of holism,studying the effects of seasonal climatic changes o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human bod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edict the formation of human innate endowment, the Predisposition to disease and the outbreak of disease,greatly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lectics and enriches the therapeutic rang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Keyword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Yunqi Doctrine,Natural Endow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养生观念的提高,“治未病”的思想在医学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充分激发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和调整阴阳平衡的独特优势,在“治未病”的临床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无不受天地四时、风雨寒暑的影响[1]。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天地四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其对天地自然万物的影响的一门学说[2],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理念。因此,本文结合运气学说及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从人的生理病理与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联系作为切入点,探讨针灸治未病的适宜病症及最佳干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扩大治疗范围,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思维和针灸治疗的优势。

1.运气学说对针灸治未病的临床指导意义

1.1针灸治未病的适宜人群及病种

       运气学说以阴阳五行生克理论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时间历法等的推演变化,研究自然气象变化规律与人体生命现象的共有周期规律,从而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诊疗方法。因此,熟悉天文自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脏腑虚实变化的影响,才能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疾病的流行、体质的形成、发病倾向,并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及传变的阶段,通常将“治未病”的含义归纳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针灸治未病所涉及的治疗范围可包含未病人群、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患者及病程较短流行病感染者。

1.1.1未病人群

       健康人群及亚健康状态者,采用“未病先防”的原则,指在机体健康无病的状态,采用针刺或灸法作用于一些补益的腧穴,如足三里、关元等,来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学认为,人的胎孕禀赋受天地自然阴阳五行气化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并对人的先天体质及后天患病倾向起决定性作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气使然?岐伯曰: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李游等[3]认为五运六气对人体体质的影响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父母体质的遗传;二是精卵结合时运气情况的影响;三是在胎孕期,运气现象对胎儿的直接影响及通过母体对胎儿间接影响;四是出生时的运气现象对胎儿脏腑气化功能的影响;五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五运六气的周期性变化与其在胎孕期及出生时的运气相合时可加重体质偏向性。若五脏之气同于运气,该脏得运气相助而盛故不发病;若五脏之气异于运气,以其不得运气相助而气平,甚至被运气所克而衰,故而发病[4]。

       因此,尽管是健康无病者,因其先天脏腑功能的偏胜偏衰,若值遇当年运气与其脏腑之气相异,出现运气反克脏腑之气即可发病。如厥阴风木之年出生者,因风木当令,易客脾胃,而形成先天性脾胃偏弱,肝气偏旺的体质,后天易出现脑血管疾病及脾胃病,此类患者在下一当令气候来临之前选取大都,足三里,脾俞等穴补益脾胃,选太冲、行间穴以疏肝,即可维持机体阴阳平衡而防病发生。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如便秘、失眠、焦虑、疲劳等,虽然尚未发展为疾病,但却有明确的临床不适,影响人体生活质量。因此,根据运气学说判断机体的体质禀赋,并结合当年岁运变化,对相关脏腑提前进行针刺调理,激发机体自身平衡阴阳的能力,扶助正气,提高免疫力,可预防因气候的反常而诱发疾病的发生。

1.1.2已病人群或初愈患者

       已病人群主要采取“既病防变”的原则,疾病已经发生,但病情尚浅,或邪气虽盛而尚未传变者,根据疾病的发展及传变规律,及时医治相关脏腑,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该类人群包括慢性病患者,或反复发作性疾病的发作期,或短程疾病新发者。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病有以下几种①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②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③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⑤心理异常,如抑郁症;⑥慢性肝、肾疾病,如肝硬化;⑦其他各种器官的慢性、不可逆性损害。如类风湿关节炎。此类疾病通常具有进行性加重,不可逆的特点,对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造成较大的危害。

如前所述,胎孕期及出生时的岁运气化现象,可导致机体脏腑功能的偏胜偏衰的多样性,而形成易患某类疾病倾向的不同体质,而当年岁运的太过不及与六气的胜复演变又可影响疾病的发作情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结合患者出生时的天干、岁运、主气、客气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发现胎孕期及出生时的运气现象与后天罹患某种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

       在临床中,慢性疾病的患者表现出相似的体质类型,因此,从运气学说研究某一类慢性疾病的胎孕期及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的演变规律,从而判断其体质类型,并结合当年岁运及主客气的变化规律,预测疾病的发展倾向,在病情加重之前进行防治,可达到阻止疾病进一步恶化的效果。如李正富等[5]对类风湿患者与五运六气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在太阴湿土在泉、厥阴风木在泉和少阴君火在泉出生者患类风湿的发病率较高。此类患者在适逢下一太阴湿土、厥阴风木、少阴君火之年或季节时,因气候的变化可能会加重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而诱发疾病的发作或加重。因此,在可能诱发该病发作的气候当令之年或当令之季来临前即以疏风、清热、健脾祛湿之法选取阴陵泉,太冲、少冲等穴进行针刺调理预防。

       反复发作性疾病如哮喘、偏头痛、癫痫;以及季节性发作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还有特殊生理期疾病如妇女月经病及短其外感疾病的患者,其发病情况与五运六气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亦相关,亦可依据上述原则提前进行防治。

       疾病初愈的患者包括季节性发作疾病间歇期,或短病程疾病初愈者,此时正气尚未恢复,邪气留恋,若不注意调摄养护,即可导致疾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若能适当针灸调理,补益正气,即可增强机体的御邪能力,促进机体阴阳平衡。

1.1.3流行性疾病及疫病

       运气学说认为五运与六气都有各自的气位,若能各安其位,则天地自然气化正常,人即安和,若失其位,则易引起气候的反常变化而致发病。每年岁运以五行相生的次序规律性轮转,根据天干的阴阳属性,分为太过与不及,太过之年本运气盛,本气流行,乘其所胜之气,或反侮其所不胜之气;不及之年,本运气衰,克气流行,其所不胜之气反侮,所胜之气更乘之。六气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六份,又称六步,反映一年六个不同阶段的气候特点,每一个阶段主、客之气之间通过胜、复的相互作用,可形成风、寒、湿、燥、热等偏盛偏衰的气候特点,进而导致气候的反常变化。若人体脏腑不能够顺应此阶段的气候变化,即可出现相关脏腑相对偏盛偏衰的状态,导致相关的外感性疾病发生,甚至引发疫病的暴发流行,即“天有不正之气,人即有不正之疾”。如1955年和1956年流行的乙脑和2003年暴发的非典,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均与当年的岁运及六气的演变规律相关,而在运气学说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获得明显成效。因此,对于流行病及疫病的防治,应针对相应的气候特点,及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的生克制化关系,及时采取针刺手段进行预先调理,以防邪气侵袭。

2.不同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时间段针灸的干预方法

      针灸指针法和灸法的总称,二者虽均以经络腧穴为主要施治部位,但因有其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在不同的疾病和疾病的不同阶段所使用的侧重点不同。

      对于健康人群,因其尚未达到疾病的状态,故当以养生保健为主,根据其体质禀赋,对未病却相对偏弱的脏腑给予扶助正气,从而预防疾病的发作,如《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灸法借助药物的温热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协调阴阳,调和气血,温通经脉,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因此,在健康无病状态,可以灸法为主要手段进行养生调理,同时还可配合拔罐等方法以疏通经络气血,平衡阴阳。如《扁鹊心书》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虽尚不能明确作为疾病诊断,但已出现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衡,因此,可采取子母取穴法并配合针刺补泻手法,补不足泻有余,调整机体阴阳平衡,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如木运之气偏旺之年出生的失眠患者,适逢火运太过之年,因其禀赋为肝木偏旺,又遇火气偏胜之年,出现肝火旺之证,可以疏泄肝胆郁火,并资肾水泻心火为治则,选取行间、足临泣,大椎,风池,神门,阴谷,少府等穴治疗。

      慢性病患者疾病先兆期,或一些季节性或反复发作性疾病缓解期的患者通过对机体先天禀赋及当年五运六气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分析,有发病倾向者,应以“抑其运气,扶其不胜,资其化源”为治则,及时采取针灸等手段增强机体抵抗力,阻止疾病发展。如《备急千金要方》云:“惟风宜防尔,针耳前动脉及风府”,明确记载了运用针刺预防中风的方法。在疾病发生后当以祛邪兼以扶正为原则,以针刺治疗为主、辅以艾灸、拔罐等法,积极治疗,防治病情恶化,或发生传变,以促进患者机体的功能恢复,减轻致残程度。到疾病的后期,因病程较长而损伤正气,需要以扶助正气为主兼以祛邪,此时使用针刺的效果可能会降低,灸法以其药物的温和刺激作用,可以更好的起到调和气血阴阳的作用,如《内经》:“针所不及,灸之所宜”。疾病初愈患者,正气未复,邪气未尽,主要以“愈后防复”的原则进行防治,选取一些补益强壮穴,如足三里、关元、气海进行针刺或灸法,增加机体自身协调阴阳,驱邪外出的能力。

       对于外感疾病及疫病,在未病期可以结合岁运与六气当令的气候特点,提前针刺干预,以增加机体抗邪能力,防止病邪的侵袭。在已病阶段,结合运气学说分析患者脏腑功能先天的盛衰变化,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的生克制化关系,预测气候的反常变化,进而预测疾病的流行特点,在气候反常发生的节令,针对相应的气候特点,在祛除病邪的同时,及时运用针灸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激发机体正气,增加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是预防疾病进一步流行及暴发的有效手段。

3.讨论

       中医临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重视诊治疾病的介入时间与脏腑选择,针灸作为中医学的特色疗法,以其能够协调阴阳平衡,而在治未病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将五运六气学说运用于针灸治未病中可以进一步发挥针灸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并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丛丛. 《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理论及其对针刺治疗的指导作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2)苏颖.中医运气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

(3)李游,尹婷. 五运六气与中医体质学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11):952-954.

(4)贺娟. 干支运气与人体质的关系及其哲学基础[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06):365-368.

(5)李正富,吴德鸿,王新昌,范永升. 五运六气禀赋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07):5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