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基于“挑战杯”平台的针灸推拿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474次 更新:2018-08-30
  

吴松,严江天,梁凤霞,梁忠,陈松,李佳,谢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 430061)

摘要:针灸推拿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临床学科,目前大多中医药高等院校对其专业人才培养旨在为各级医院输送以临床技能型为主的针灸医师,往往忽略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挑战杯”是当代大学生展现课外学术创新成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本研究基于“挑战杯”平台,找出针灸推拿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薄弱问题,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管理机制和奖励机制改革、建立高效的合作团队四方面,结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力图探索构建提升针灸推拿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键词:挑战杯;创新;针灸;大学生

A Research of Innovation Ability on University Student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rough “The Challenge Cup”

WU Song, LIANG Feng-xia, LIANG Zhong, CHEN Song,LI Jia, XIE Jun

(Hubei Provinci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61)

Abstrac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a Clinical specialty, so the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of students is only to become a Acupuncturist for hospitals but innovation ability in most of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hallenge cup”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to show the innovation results 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whol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This research is to found some question about innovation ability in student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hich resulted from competition of “The challenge cup”. From four aspects of reform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teaching, reform of reg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eam, we hope to make a new system to improv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m.

Key words:The challenge cup, Innovat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针灸推拿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临床学科,目前大多中医药高等院校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以理论教学加临床实践的模式为主,旨在为各级医院输送以临床技能型为主的针灸医师,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针灸推拿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些年随着“挑战杯”的不断成功举办,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始意识到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和指导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参与“挑战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影响针灸推拿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①大学生对科研创新的热情与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比如大学生在学习经络实质和循经感传、循经性感觉异常、循经性疼痛、循经性皮肤病或皮肤显痕等现象时,会由于缺乏直观视觉感受和神经生理学等知识的匮乏,容易对所学知识的热情度下降[1],导致他们对科研问题的思考产生的片面性、灵活性和深层性,阻碍了科研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②缺乏教师指导和帮助,科研创新水平急待提高。一方面由于扩招,专业师资力量略显匮乏,无法形成一对少的专业细心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强和实践能力薄弱,以及缺乏工作热情等因素影响对学生的专业指导。③科研创新培养评价机制不健全。仅重视学生专业课程的考试成绩,忽略对学生科研创新综合能力的投入;同时,以量化为导向,仅重视竞赛成绩优异者,忽略对科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性、持久性和多样性。④缺乏资金支持,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前期投入;缺乏对科研创新平台的统一领导与管理,多部门间管理职责不明晰,甚至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⑤团队组建不稳定,不能形成优势互补。跨专业间相互合作是提升团队整体实力的主要手段,但挑战杯团队往往为临时组建,面临着团队意识差、集体荣誉感弱、组织协调不强等诸多问题。

2 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认识

2.1 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挑战杯”竞赛为契机,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①调整教学培养方案。以培养本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调整教学培养方案,注重训练大学生科研思维方法和培养初步科研能力;同时将“挑战杯”及其相关知识以不同形式植入专业课程教育,如在《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实验针灸学》、《针灸治疗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科研素质培养的训练[2]。②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模块。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开设提升大学生对科研创新能力的课程,如专门针对“挑战杯”竞赛的选修课,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这项赛事中;如《科研与创新》、《科研思路与方法》等选修课,让学生深入了解科研创新的基本内涵,为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③增加选修课课时比例。现有的教学计划中选修课所占比例甚少,大学生是在固定的教学计划下修完学分,是“因材施教”而非“因才施教”。适当增加选修课课时比例,使大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成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其自身特点选修不同课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充分展示其合理发散性思维和科研创新思维。④重视实践教学。针灸推拿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明显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科研水平。如专业课程教育强调“轻理论,重实践”,加重实践技能课时的比率;安排大学生早见习、多实习;鼓励大学生参与各项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3]。  

2.2 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多为单一固定的授课模式和教学内容,扼杀了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和创新性。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药院校的教育模式也在逐步改变。①建立创新型实验室教学模式。创新型实验室教学模式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还能确保仪器设备的有序、高效运行,完善和提升整体实验教学水平。《实验针灸学》作为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实验室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依托实验室为平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可将创新型教学模式,如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开放性实验室教学模式等引入《实验针灸学》[4,5,6],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鼓励大学生自主思考,引导大学生大胆提出实验设计方案,自主确定实验内容,并制定实验详细的方案和实验步骤,组织大学生进行可行性评议讨论,支持和协助大学生进行预实验的研究论证,记录整个实验过程,结束后再组织大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实验结果进行集中讨论、分析,并撰写出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指导和引导的角色,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②建立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模式。继承、普及和创新已成为新时代针灸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穴位埋线、穴位注射、激光穴位照射等,都是针灸创新发展的体现[7]。在这样的背景下,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更强,培养的方法很多,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现有针灸器具的改进,比如三棱针无痛放血器具的研究,或针灸推拿具体操作过程中辅助器具的改进,比如防烫伤多功能旋转艾灸架的研究等等,并鼓励学生申报国家专利,帮助学生进行科研成果转换;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古今针灸医案数据库研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新的想法,比如某些疾病的选穴配伍研究、治疗时机的研究、或应用现代医疗资源结合针灸的方法治疗疾病等等;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自主创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新的保健项目。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质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培养方案,广泛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方方面面得到激发和培养[8,9]。

2.3 管理机制和奖励机制改革

      有效和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奖励机制是提升教师和大学生科研创新水平的重要保障。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大学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将科技与经济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横向联系,发挥好桥梁作用,为优秀的科研作品提供转化的渠道,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成果提供与企业技术对接创造条件。针灸科研成果主要以基础理论性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性研究成果居多,要为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针灸推拿科研成果的转化,如小针刀、热敏灸等均是对传统针灸疗法的复古和创新[10]。②保障指导教师利益的制度化。指导教师及指导体系是一部参赛作品的灵魂,针灸推拿专业指导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任务外,往往还担负一定的临床任务和科研任务,限制了对各类竞赛的投入。高校应该将各项科研比赛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并建立健全参与指导教师的管理机制和奖励机制,与教师的职称、提拔和绩效等挂钩[11],提高指导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和自身科研水平。③建立激励学生参与的有效机制。学生作为参赛主体,需要对比赛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除了繁重的理论课压力,还存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压力,因此,学校应该将比赛与学生奖学金、学分、保研等机制挂钩,并按参与和成绩名次制定不同的补助金额和奖励金额,以此激励学生专心投入并取得更好成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④加大科研创新的宣传力度。学校要加强“挑战杯”等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赛事宣传力度,邀请获奖师生开展专题讲座,借助学校社团力量以宣传手册形式大力宣传,让全校师生深入了解这类赛事,不断提升对科研探索的积极性。

2.4 建立高效的合作团队

      团队间协同合作能够激活创新思维,避免重复工作,提高效率,是进行攻克重大项目的基础[12]。①不断提升指导教师的科研创新水平。指导教师是团队的核心力量,是影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高校应该要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参与团队指导大学生,同时也要鼓励教师提供不断提升自我的科研水平并提供相关保障。②跨学科合作。科研创新团队成员间的通力合作,是团队成功的的关键,高校在组建团队时首先要充分考虑专业间的互补,多开展校内团队间的竞赛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团队成员间的默契度和提升团队整体科研创新水平。如针灸推拿专业在组团时,可以选择本专业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如生理学,或免疫学等共同成为指导教师,指导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另如,目前健康服务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产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可以和健康服务产业公司合作,通过互联网完成科研医疗互联网团队的建立[13,14]。

3 结语 

       基于“挑战杯”平台对针灸推拿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投身实践,促使学生将前沿的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基础和临床相结合,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引领学生实现价值观与就业观的转变,拓宽实践渠道,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科技人才;在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使社会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的水平,提高了高校的知名度,有利于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尹改珍,米勇.加强实验针灸教学是提高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关键[J]. 新疆中医药,1998,16(2):42-43.

[2]汪丽娜,魏建子,刘胜,等.让科研活动贯穿中医针灸本科教育[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1):971-973.

[3]唐宏图,王华,陈邦国,等.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初探[J].山西医学教育,2010,93(2):9-11.

[4]嵇波,郭孟玮,张露芬,等.实验针灸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的调查分析[J].中医教育,2015,34(3):23-26.

[5]赵振富,刘志刚,汪安泰,等.以“挑战杯”为契机推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29+32.

[6]周华,孔立红,徐珉,等. 改进《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的几点认识[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2):67-68.

[7]王荣,王靖.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机制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65-166.

[8]黄奏琴,裴建.转化医学在现代针灸学中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针灸,2014,34(5):503-507.

[9]彭青和,王红松,顾义俊,等.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基于“挑战杯”竞赛平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1):219-221.

[10]卢岩,王彤,张晶,等. 针灸推拿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70:136-137.

[11]郭太品,任玉兰,李骥,等.针灸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针灸,2014,24(8):817-820. 

[12]孟潇,张庆普.跨组织科研合作中知识协同过程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2):130-137.

[13]赵天易,陈波,潘兴芳,等.大数据时代对中医针灸临床研究的启示[J].中国针灸,2015,35(9):938-942.

[14]曹越,范良松.面向健康服务业的中医院校教育发展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