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322次 更新:2018-08-17
  

宋爱群 1,2,梁凤霞1

(1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武汉430065  2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  武汉市武昌区花园山4号  武汉430061)

摘要: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电针与激素治疗围绝经综合征临床疗效,以期找到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90例围绝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30例,电针组30例,药物组30例,治疗60天后评价疗效。结果:穴位埋线组与电针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别,均明显优于药物组。结论:穴位埋线操作简便、疗效持久,可弥补电针治疗疗程长、疗效慢、就诊次数多等不足,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埋线;围绝经综合征

Clinic  observation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reating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SONG Aiqun 1,2,  LIANG Fengxia 1

(1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430065; 2 Hube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430061)

Abstract : Objective: By comparing  the clinical effect on the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among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ele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medicine group to find a method  with more safety ,effectivity and easy to operate. Methods:90 patients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atgut implantation group, ele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medicine group. After two months ,evaluate the effect.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Kupperman score of the catgut embedding group is as the same level as the eletroacupuncture group, but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edicine group. Conclusion: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is easy to operate, has a lasting curative effect, can make up the shortcomings of eletroacupuncture for  long course of treatment ,slow effect, frequent  visition.It can improve  the clinic effect, enhance the dependence of patients ,and it deserves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围绝经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是指女性在围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所出现的一系列以内分泌功能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 [1],但长期应用激素有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风险[2-3] 。因此,对于是否应用该疗法产生了分歧。电针治疗该综合征已取得满意效果,且无毒副作用[4],但存在疗程长、疗效慢、就诊次数多等缺点,患者每因此依从性不足,在临床推广运用不及。笔者以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综合征30例,并设立电针组和药物组对照观察,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2014年9月-2017年3月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病人,共90例,按其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30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56岁,平均51.6±3.3岁;电针组30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57岁,平均52.8±2.8岁;药物组30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56岁,平均51.9土3.4岁。其中,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所选病例在半年内均未使用各种激素类药物,且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及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中的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结合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法[5]。 

2治疗方法

2.1穴位埋线组

(1)取穴:肾俞(双)、关元、子宫(双)、三阴交(双)。

(2)方法:穴位用碘伏常规消毒,用一次性 9 号埋线针迅速刺入皮下至一定深度,得气后,推动针芯,将可吸收羊肠线送入体内,拔出针体,用干棉球按压直至血止。埋线针的进针深度根据穴位部位和患者皮肉厚薄的不同有所差异,皮肉较薄处进针大约1厘米即可,皮肉较厚处进针深度可达2厘米 ,背俞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当日禁止沐浴,避免剧烈运动,适当休息。10天治疗1次,连续 3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电针组

(1)取穴:同治疗组。其中,双子宫、双三阴交接电针。

(2)方法:穴位用 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肤,采用提插捻转法得气后,双子宫、双三阴交接G6805-Ⅱ电针仪(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连续波,频率1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针刺2个月,每疗程中间休息2天。

2.3药物组

       药物:倍美力(由美国惠氏一艾尔斯特制药公司生产、苏州力达药厂包装),用法:0.625mg,每日1次口服。2个月后比较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3.1.1症状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变化,Kupperman指数(MI)=∑程度因子×指数,分值越大表明症状越重。Kupperman评分基本方法是:各项症状程度×症状指数之和(症状指数是固定的,如:潮热汗出是4,感觉异常、失眠、易激动、性交痛、泌尿系症状是2,抑郁及疑心、眩晕、疲乏、骨关节痛、头痛、心悸、皮肤蚁走感是1。症状程度分为0-3共4个等级,即无症状为0分,偶有症状为1分,症状持续为2分,影响生活者为3分。每项症状的系数与程度因子乘积之和即为MI(见表1)。其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3.1.2 疗效评定标准

      总疗效根据症状的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依据改良的MI评定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的MI,MI比=(治疗后MI/治疗前MI)×100%。显效:MI比<15%;有效:15%≤MI比≤50%;无效:MI比>50%。

3.2 实验室观察指标

       测定血中性激素水平:患者取血前近半年来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分别测定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为中美合资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测定方法按说明书操作。

3.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果

4.1各组治疗前后MI比较见表1。

QQ截图20180817164013.png

三组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0天后,MI指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埋线组与电针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种疗法疗效相当。埋线组与药物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4.2各组疗效见表2。

QQ截图20180817164022.png

        经统计学处理,埋线组与电针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埋线组与药物组比较, 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埋线组与电针组疗效基本相同,优于药物组。

4.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的变化见表3

                   

QQ截图20180817164039.png

4讨论

        围绝经综合征是指女性在围绝经期出现月经紊乱直至绝经,出现潮热汗出、失眠、易激动、抑郁及疑心、眩晕、疲乏、骨关节痛、头痛、心悸等症候群。大约50%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症状,这些症状轻重不一,持续时间或长或短,长者迁延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现代医学认为卵巢功能衰退是更年期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黄体衰退,卵泡发育逐渐停止,雌激素分泌减少,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下降导致下丘脑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围绝经期各种症状[6]。此外, 精神因素、人格因素及工作压力过大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7]。

祖国医学对围绝经综合征早有探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认为女子七七,肾气渐衰,冲任虚损,天癸将绝,精气不足,肾阴亏虚或肾阳不足致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而发此症。因此,肾虚是本病发生的关键[8]。在肾虚基础上冲任损伤,并累及肝脾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故治疗上重在补肾,调理冲任,兼调和肝脾。

现代研究认为针灸作为一种纯绿色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配穴及合适的针灸方法可能对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种功能起调节作用[9]。

       本研究以肾俞、关元、三阴交和子宫为主穴。其中肾俞为肾的背俞穴,为肾的精气汇聚之处,取之可补益肾精;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取之具有调理冲任及肝脾肾之功;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与冲任带三脉关系密切,所以,足三阴与妇女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取之可调理肝脾肾及冲任带脉。子宫穴为经外奇穴,解剖位置位于双侧卵巢体表投射区。

        穴位埋线是以蛋白羊肠线在埋于穴位上可以起到持久的良性刺激作用。

       经临床观察,埋线组与电针组疗效明显高于药物组,证明了以上配穴及治疗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电针治疗存在疗程长、疗效慢、就诊次数多等不足,导致病人依从性较差,不能坚持,在临床上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穴位埋线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持久的特点,可弥补常规针灸治疗的不足,更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临床中我们将继续收集更多病例资料,以期做一个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另外,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对以上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以观察其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 Santoro N,Chervenak JL.The menopause transition[J]. Endocrinol  

Metabol Clin North Am, 2005,33(4):627-636. 

[2] 应慧珍,厉美珍,厉连福,等.医务人员对围绝经期性激素补充治疗认知度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11):1168-1169. 

[3] 徐博,徐辉.围绝经期妇女对激素替代治疗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调查[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6):704-706.

[4] 何金森,廖建钦,安晓英,许建敏,王静等,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4):3-5  

[5] 来佩俐.妇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32—333

[6] 许小风.更年期综合征病理生理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通讯.2000,29(8):34 35.

[7] 窦娜,马素慧,陈长香等.城乡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1130-1133.

[8] 宝璋 中医妇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4~107

[9] 林文注实验针灸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1994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