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国际专家抗疫大讲堂第十八讲 王春雪教授在线答疑汇总

作者:世界针联 来源:信息部 点击:31094次 更新:2020-06-23
  

  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主办的「国际抗疫专家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十八讲邀请到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睡眠与意识障碍研究所副所长王春雪,为我们讲述《疫情时代如何安顿好身心更好地适应环境》。在答疑环节,王春雪主任解答问题汇总如下:

图片2.png


问题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各国民众大多数处于恐慌与焦虑中,很多人出现了心慌、胸闷等躯体症状,除了给予药物治疗改善症状外,还有其他什么有效方法来缓解焦虑?

——新西兰华人中医师 全医师

王春雪:面对压力和焦虑,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我们需要引导患者把情绪安顿下来,可以教给病人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在临床中做呼吸训练,平时呼吸都是胸式呼吸,即胸阔的起伏,可以教给病人用腹式呼吸法,因为腹部有大量副交感神经的分布,呼吸时越深越长、幅度越大,对我们腹部的脏器、副交感神经按摩的效果越好,所以通常一分钟的腹部深呼吸就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当副交感神经激活以后,就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水平。很多焦虑的病人有个突出的躯体症状就是心悸心慌,心跳特别快,通常24小时的心率大概在10万次左右,但是焦虑的病人可以达到13万-14万次,心悸心慌的感觉让人特别不舒服,一般呼吸与心跳的比例大概在1:4左右,那么此时通过腹式呼吸来激活副交感神经,可以减缓病人的呼吸频率,随之减缓心跳频率。所以我们可以控制(减缓)呼吸频率来控制(减缓)心跳频率,通过深长的腹部呼吸就可以帮助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心慌、胸闷等各种躯体症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药物的疗法,比如说我们在临床中也做TMS经颅磁刺激,还有生物反馈的训练,正面的冥想,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不安的情绪、改善睡眠,这些办法都是安全绿色的疗法,没有任何副作用。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个人觉的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角色就是要筛查出有危险的病人,因为病人在极度焦虑的时候,他的行为会失控,比如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有一些自杀的病人,就是因为太害怕恐惧,认为与其感染病毒出现呼吸窘迫,还不如现在就自己解决,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所以医务工作者要有能力识别出这些有风险的人群,这种情况下只是让他做呼吸训练是不行的,危险的病人要及时转接到精神专科,获得最有效的治疗,这是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角色。

问题2:现阶段美国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心,在巨大的应激和工作压力之下,有很多医护人员已经濒临体力和心理的极限。结合中国医护人员抗疫实战心理调节经验,如何帮助医护人员调适心理,保持战斗力?

——美国华人中医师 陈医师

王春雪:在我们工作中也承担一些帮助在抗疫前线、高危岗位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在疫情初期没有什么经验,会出现焦虑、恐惧、失眠等各种问题,当我们去帮助他们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要区分在灾难和危险情况下心理援助的角色,与在诊室里做心理治疗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平时我们在诊室里等着他们来做心理咨询和治疗,这个工作是被动的,就是因为他很痛苦而来寻求你的帮助,这时解决的问题是心理长期、慢性问题;而我们在疫情期间,面临紧急的情况、重大创伤情况下,我们去帮助那些病人或者同道,此时这个工作是主动的,叫做“危机干预”或“心理援助”,所以这两种情况下角色是有很大不同。另外,做这个心理援助工作时配合度不能强求,比如,我去找他并让他做个呼吸训练或做生物反馈,他不一定需要,这时千万不要强行地去帮助别人,否则会反而引起不适,所以在危机时候做心理援助,主要是陪伴、跟随和引导,而不是主导。我们要引导他说出困惑,引导他了解到“给你一些心理帮助对身体心理都是有好处的,不必抗拒”。即使这样也仅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人是真正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要注意尊重他们的意愿,保护他们的隐私,不要过度介入,否则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所以在危机干预时要注意工作方法,我们就是解决在危机当下他的恐惧、担心或痛苦,危机的心理支持相当于清创、缝合、止血、包扎伤口的过程,而不是给他做康复、关节置换、择期手术,这是一次性、简单的、应急的处理,不要过度触及其他问题,要掌握好界限,这点是很重要的,避免我们“职业耗竭”的工作原则。

问题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辅导能起到哪些直接作用?该如何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

——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祁医师

王春雪:在疫情期间心理辅导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治疗可以引起大脑生物学变化,所以它不仅是谈心或者安慰,它是可以产生生理变化的,只不过需要一定时间。第一,在危机的时候医务工作者是做心理辅导的重要角色,要注重倾听、陪伴、跟随、引导,而不是主导,要倾听患者诉说,帮助并引导患者疏解情绪,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第二,就是帮助患者找到资源,资源包括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就是如何利用好他的家庭关系、朋友、社区、学校、国家的医保等政策,内部资源就是患者自己,他有没有好好吃饭、睡觉,有没有按时吃药、做呼吸训练、看手机是否有控制时间等,这些都是内部资源,帮助他从下意识的本能反应过渡到意识层面,逐渐有清醒的认识。